化德裕民遗址
裕民遗址位于化德县德包图乡裕民村东北1.25公里处。201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在配合集通铁路复线工程建设中调查发现,考古试掘面积100平方米。2014年发掘揭露面积775平方米。2015年发掘面积700平方米。2016年发掘面积2275平方米。四个年度考古发掘,布探方5×5平方米150个,发掘面积3750平方米,在该年度的考古发掘中,进一步更新了对遗址、遗迹、遗物的认识。同时,2016年5月在化德县境内开展了重点新石器早期遗址的专题调查工作,发现了7处遗址,其时代涵盖有裕民遗址文化时期至仰韶中晚期。
裕民遗址三面山丘环绕,北南向缓坡,呈簸箕形状,东部紧邻山坡脚下的冲沟,向正南部起伏连接一小山丘,其东、西两侧为沟、坡之地,遗址中南部被现代冲沟侵扰。南部山下500米处,有一条东西向季节河流。东部有两冲沟,其中一条在多雨的季节,还有少量的泉水渗出。遗址的周邻山顶、山腰均裸露出原生山石的坡面,水土流失严重。从遼址冲沟中的断面和探方剖面观察,该地主要分布着黄砂土、灰褐砂土、黑褐砂土。遗址分布于山间低凹的坡地东部,南北约80米,东西约60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裕民遗址出土的房址14座,灰沟一条,器物2000余件,其中大部分为石器,较少量的陶器、骨器。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残碎兽骨。
2017年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6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化德县裕民新石器时代遗址荣获2016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这也是乌兰察布市文物考古事业在该领域所获得的最高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