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东方晴3年前 (2022-02-18)景区景点205

  锡林浩特市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位于锡林浩特市南二环以南与新旧207国道之间,总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总投资1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8.95亿元。依托当地深厚的马资源优势和马产业发展条件,2013年起,景区围绕马文化展示,马体育竞技、马娱乐体验、马产品销售及草原休闲旅游度假等内容规划建设了室内外赛马场、多功能看台、马术俱乐部、马文化演艺厅、马术学校、马厩、马文化博物馆、马文化商业广场、蒙锡雅骑士酒店、停车场、旅游厕所、游步道、标识标牌等配套服务设施.其中,马文化博物馆和马文化商业广场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2018年旅游旺季投入使用。2016年10月,景区成功入选了“内蒙古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是一个集体育赛事、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马文化旅游区”。201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依托“中国马都”美誉,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锡林浩特市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大力拓展马文化市场。2013-2017年连续五年成功承办了“中国马术大赛”,2014-2016年连续三年举办了“中国马都大赛马”活动。同时成功创造了飞马30秒拾哈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为培育特色马文化旅游产品,展现和传承锡林郭勒独有的马文化魅力,2014年重磅推出大型马文化全景式演出——《千古马颂》,三年来共上演百余场。该剧目填补了自治区马文化实景演出的空白,凝聚了马背民族几代人的夙愿,堪称国内首创。2017年,聘请国内国际一流主创团队共同策划,吸取全国各地实景演出的成功经验,融合独特的蒙古族文化精髓,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依靠震撼的实景舞台效果,重新编排推出了大型室内实景剧旅游演出《蒙古马》。该剧目有近400名演职人员和120匹蒙古骏马参加演出,阵容强大,实力空前,旅游旺季共演出了30余场。现已成为锡林郭勒的一张城市名片,全面展示了厚重的蒙古族传统历史文化和马文化,更好的扩大了中国马都和锡林郭勒草原品牌的影响力。

  在深度挖掘马文化的同时,景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商品,马头琴、马鞍、马镫等传统手工艺品和原汁原味的马奶深受游客喜爱,并积极推进马种改良及孕马血、孕马尿等生物制品开发,不断推动全市马业快速发展。

  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带动了锡林郭勒盟旅游、餐饮、马产品加工、马匹交易和出口等产业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地方财政收入和出口创汇,推动地方形成了以“马”为核心的多元发展路径。

  经济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牧民重新跃上马背,“马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策格”等马产品深受欢迎,“马经济”蔚然成风,绿色草原再现万马奔腾。


相关文章

太仆寺玛拉盖庙

玛拉盖庙,又称咸安寺。“玛拉盖”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帽子”,始建于1722年(清康熙末年 )。据《察哈尔通志》记载:玛拉盖庙有428名喇嘛,60顷香火地。繁盛时,远近的喇嘛聚集在这里举办法事活动。庙中...

太旗十景-五彩坡

  初秋时节,沿途一半是田园,一半是草原。风车旋转、梯田错综,蓖麻紫、土豆白、葵花金、油菜黄、村野绿、杏叶红,五彩斑斓,坡起连绵。一路美景灼伤了眼,沉醉间又进入大美草原,令人心旷神怡。 ...

锡林浩特额尔敦敖包

这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敖包之一,也是锡林浩特市八景之一。位于贝子庙后面。草原人民自古就有祭拜敖包的民俗。额尔敦敖包因借了贝子庙的灵气,贝子庙也因有了额尔敦敖包的庇佑,四方香客如潮。锡林郭勒大草原众多的敖...

锡林郭勒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

  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贡宝拉格苏木所在地,距宝昌镇25公里,总面积1.5万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有标准速度赛马场、马术绕桶赛场、御马文化博物馆、御马大酒店、室外马术...

苏尼特右旗德勒哈达岩画

  位于额仁淖尔苏木所在地西端10公里左右,有一条长约10公里左右的蜿蜒山谷,当地牧民称之为“德勒哈达”、“希拉哈达”。这些地方的巨型石头上分布着大量的岩画,现已定为旗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勒哈...

阿巴嘎旗浩日格山

  浩日格乌拉在阿巴嘎旗所在地别力古台镇北约50余公里处,原属宝格达乌拉苏木阿拉腾希力嘎查境内浩日格”,浩日格”,蒙古语“柜子”之意.  在蒙古民族中,一直有“五个五台山”之说。据说,佛祖释迦摩尼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