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盖州财神庙

东方晴3年前 (2022-03-08)文化古迹439

盖州财神庙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东市社区红旗大街路北,盖州古城东北部,西距古城址30米。

财神庙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为座北朝南的一进院落,由正殿、东西配殿、五圣祠组成。正殿是建筑主体,为七架梁前后廊建筑结构,亦称五架梁前后各出1米架,复合式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长10.5米,宽13.3米,在正殿前为六架卷棚结构的厅堂建筑。正殿与前面的厅堂间无任何隔断,墙壁把两个建筑包在一起,成为一座复合式建筑,只是在正殿前檐柱与厅堂后檐柱间有穿插枋连接,在穿插枋上安有荷叶墩,支撑两檐间的排水天沟。厅堂为梁式建筑,在前檐设有十攒斗拱,成为柱与屋顶间过渡部分,由于正殿与厅堂都为硬心式建筑,故无转角斗拱。斗拱为三昂,斗口为0.07米。厅堂原檐柱间无隔断,现槛墙与门窗应是为了防盗和防寒而加的防护。东西配殿各五间,长17.27米,宽6.39米,房屋结构为六架前檐廊建筑,硬心。东侧五圣祠,面阔三间,东西长6.43米、南北宽6.75米。耳房一间,长6.43米,宽6.75米。

2002年对财神庙复修时,增建钟鼓二楼、山门、影壁各一座,山门前另辟文化广场;并由院内出土石碑所记可知:其在道光二十七年和咸丰九年有过两次重修。院内现存乾隆六年残缺捐资碑、咸丰九年复修碑捐资碑共四通。

财神庙建筑十分精美,按清式营造方式建筑,木架精雕细刻,尤其厅堂建筑、角背等很有特点。纤细的木雕,是南方建筑在北方的再现与结合,融汇了南北方古庙宇建筑风格。财神庙的兴建是盖州开埠的证明,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是盖州市明清一条街古建的典范。

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2]173号)公布盖州财神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3]185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以盖州财神庙围墙外四周各外延5米以内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西至古城墙、东15米、北15米、南15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


相关文章

营口崇教寺

崇教寺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永和社区红旗大街路南,盖州市文化馆院内。崇教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六年(1383),迄今为止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原寺庙建在盖州城的西门外,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新修建时,迁...

营口山嘴六角塔塔址

山嘴六角塔塔址位于盖州市徐屯镇山嘴村,塔基占地南北约24米,东西约15米,面积约有360平方米。在塔址前有无头石佛像一尊,碑额及无头碑座各一块,塔基残存高度约5米,对面河岸也有大量石质塔构件,根据塔的...

营口于园子遗址

于园子遗址位于鲅鱼圈区熊岳镇于园子村东岗上。该遗址南一里是熊岳河,西七里为辽东湾,东九里是熊岳镇,北部为大片耕地。黄土质岗下埋藏战国遗址,原高出四周农田数米,现基本平整,遗址面积达五万平方米。1958...

营口牌坊石棚群

牌坊石棚群位于盖州市什字街镇牌坊村南团山上,共20座,依次排列,向西南方向延伸。石棚群分地上、地下两种。地上石棚坐落在团山顶向下排列,编号为石棚1处在最高点,东西向。盖石、东壁石已缺失,北壁石上部断毁...

营口永兴寺钟亭

永兴寺钟亭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头台子村学校操场,东200米是哈大公路,西5.5公里是渤海湾。钟亭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岗岩石建筑,方向西偏北1度。四角由四根间距185厘米八楞形石柱支撑梁架和歇山式亭盖,下...

营口牛庄海关旧址

牛庄海关旧址位于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三楼社区,现国际酒店院内。营口海关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设置的海关之一。继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五口通商之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