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市清真寺
双辽市清真寺始建于咸丰六年(1856年),由法库、新民等地回民捐资援建。大殿3间,土墙瓦顶,东殿草房5间。1923年,郑家屯镇群众112人集资翻建大殿,镇内名绅董存仁先生捐款翻修东殿。1988年县政府两次拨款改建修缮。历经几次翻修扩建后,清真寺占地3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大殿、东殿、沐浴室、办公室等。大殿建筑均为砖瓦结构,酷似东方庙宇样式,条石为基,磨砖对缝,飞檐翘脊,瑶廊前出。大殿坐西朝东,前有4根圆柱,两明两暗,柱与柱之间雕有燕尾和二龙戏珠图案,正中为对开门,上有匾额书“勤求教瘼”4个大字,两侧有木雕隔扇和花窗。殿内壁涂白灰,地铺毛毯,可容200人园经。东殿坐北朝南,属台基出廊式建筑,殿门上挂“道高教正”牌匾一块,为1931年翻修讲堂时所立。殿内有走廊、屏风,屏风软木上刻有抚琴、下棋、读书、作画等人物图案,与东殿相连,西侧与有沐浴室2间。东边坐东朝西2间是温水房子。清真寺主体建筑基本形成了四合院框架寺宇。1995年市政府拨款又修建了清真寺门楼,新门楼属于中国古代建筑式门楼。清真寺建寺时间长,经多次改建修缮,已成为双辽市伊斯兰教民族宗教活动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