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旧址

东方晴3年前 (2022-05-23)文化古迹277

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旧址创建于1928年,是黑龙江军官养成所改建而成,由堂址和学员宿舍两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010平方米,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该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讲习堂居中,两翼分别为教室及兵营宿舍。  
  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是新式陆军培养指挥人才的学府,在东北军成长发展过程中一处重要历史见证,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后来的黄埔军官学校并列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军官学校。
  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的任务是培养陆军初级军官。招生对象是没有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现职初级军官和各兵科军官候补生。分校的课程设学科、术科两种。学科以军事理论为主,设有战术、军制、兵器、筑城、地形、交通6门课程;术科以典范教学为主,兵种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筑城教范、通俗教范、体操教范、制式教练、战斗教练8门课程,与东北讲武堂本部保持一致。同年冬,分校招收首批学员200人,分别编成步兵队、炮兵队、骑兵队。1928年冬季,黑龙江分校首批招收200人。分编成步兵队120人、炮兵队10人、骑兵队70人。1930年8月黑龙江分校首批199名学员毕业,为与辽宁本校统一,毕业生统称第九期。1930年又招收了第十期学员200名,第二期属于东北讲武堂的第十期。每期学制一年半,两期共计毕业学员399人。“九一八”事变后被迫停办。
  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旧址为青木结构,黑色铁皮屋顶。堂址大门里面正对着的是原来的礼堂,水泥抹面的鹅黄色仿欧式洋房,屋顶及四角均有雕花装饰。六根立柱,中间两根凸起,且立柱之间又各有12根弧线型小柱相连。窗子外上部成半圆形造型,正门也是拱形门,每侧山墙上有两个窗户,窗户与门上均有方塇。堂址正面设计吸收了西方建筑设计风格,采用拱券门和拱券窗,拱券窗共有四个,在门和窗的顶部都有精美的雕刻装饰,在拱券门的两侧有柱子作为门框。在堂址的前屋檐下雕刻有浮雕装饰,在屋檐上有类似栏杆式的女儿墙。堂址背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窗户和一个门,应是堂址前后内部格局有关,堂址背面墙体采用直砌到屋檐下的封护檐墙,灰砖材质。

相关文章

齐齐哈尔清代大草房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建华区东二道街。齐齐哈尔地处北疆,冬季异常寒冷,清代居民建房均以朴素御寒为主,故草房是众人喜欢的住所。   草房房顶苫草尺许,屋脊置木架压草,以防风刮,每隔十余年修葺一次...

齐齐哈尔碾子山世纪广场

2001年建设的世纪广场,是碾子山区“山水旅游城”建设重点景观之一。地处区厂交汇中心地带,占地3万余平方米,用材均为地产石料6种以上,其主要标志物----花岗岩巨型宝鼎堪称世界之最,麦饭石甬道绝无仅有...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位于本市建华区卜奎大街中华西路1号。建筑面积1万1千平方米,是省内市级最大的博物馆之一。2003年8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齐齐哈尔市博物馆整体建筑风格为仿古式,通过一楼大厅的巨型浮...

讷河杨树林遗址

杨树林遗址:坐落在嫩江左岸固定沙丘上的杨树林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出土的压制石器和陶器残片与昂昂溪遗址具有相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压制精美的石是嫩江沿岸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齐齐哈尔清末藏书楼

清乾隆初年,在卜奎城西门外三里许,有一处高岗,右邻嫩江,左傍西泊,北临榆树参天,南面是平沙细草。在此起了普恩寺(今附属二医院处),每到农历四月初八,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烧香供奉,祈求平安、风调雨顺。当时...

讷河二克浅墓群

二克浅墓群位于讷河市二克浅镇治合村西北2公里敖包山山顶西南坡,嫩江上游左岸的二级台地上。该墓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60米,从出土的随葬品文化内涵比较复杂,延续时间很长,大致可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