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刘岘纪念馆

东方晴3年前 (2022-07-12)文化古迹289

刘岘,原名王之兑,字泽长,号慎思,1915年农历7月7日生于兰考县。他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和开拓者,著名版画艺术家,以其版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巨大贡献而蜚声中外艺坛。

刘岘一生创作很多作品,主编《拂晓木刻》半月刊,并得到鲁迅的大力支持,其间创作了大批反映抗日战争和延安生活的作品,毛主席阅后于1939年11月为他亲笔题词:“我不懂木刻的道理,但我喜欢看木刻。刘岘同志来边区时间不久,已有了许多作品,希望继续努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专为美术家题写姓名的题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岘先后担任北京人民美术工厂厂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等职。刘岘一生淡泊名利,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品德高尚。他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版画作品,充分发挥和拓展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真髓,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20世纪50、60年代是刘岘创作的高峰期。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独具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炉火纯青的木口木刻艺术的表现力,极大地扩展了版画艺术的美学视域,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版画巨匠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影响。

1990年9月21日,刘岘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75岁。同年十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彭真同志题写“刘岘纪念馆”。

刘岘先生对故乡兰考满怀感念之情,1986年回到兰考,将自己创作的木刻、国画、油画和照片近百幅,无偿捐赠给故乡。2009年其家属又捐赠刘岘先生的木刻原版、刻刀、手稿、出版书籍以及衣物等工作生活用品实物60件。

中共兰考县委、县政府对兰考藉的现代卓越版画艺术家非常重视,经多方共同努力刘岘纪念馆于2007年7月重新开馆,展览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布展近300幅、件,主要展出刘岘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部分作品。2009年刘岘纪念馆列入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纪念馆。


相关文章

杞县钟鼓楼

简称鼓楼,坐落于县府前街路北。初建于元代,称齐政楼,明嘉靖二十年(1541)改建,称抚辰楼。楼高10余米,东西长21米,南北宽14米,占地面积294平方米。蓝砖砌筑台基,中留拱券,宽4米,高3.1米,...

兰考焦裕禄纪念园

焦裕禄纪念园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城北关原黄河故堤沙丘上,始建于1966年2月,占地面积91.7亩,由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和焦桐林组成。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纪念园南部的中心部位,19...

杞县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乡大李庄村。1944年(民国33年)8月15日,中共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将杞南办事处改组为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该村李家大院。现大院已毁,旧址尚存。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

开封小宋城

小宋城位于开封市东京艺术中心内,占地35.9亩,先后获得“开封人的待客厅”、“外地游客的首选地”、“开封市的新名片”、“文化旅游新地标”等美誉。目前是我国首个融演艺(《千回大宋》)、购物、休闲娱乐于一...

开封禹王台

禹王台坐落于开封城墙外东南部,是一座以古建筑为主景,以植物园区为主体的文化休憩公园,有“千古名园”之称。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盲人乐师师旷常在此吹奏古乐,故名“古吹台”。唐天定三年(公元744年),李白、杜...

杞县大云寺塔

俗称瓦岗塔,在县城南25公里瓦岗村东北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依宋初原塔旧迹补建而成,塔高21米,青砖迭砌,仿木结构,七级八角形,逐层内收,层层出檐。其后塔刹及第七层损毁,现高19.3米,塔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