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清真寺

东方晴3年前 (2022-12-16)文化古迹175

清真寺即礼拜寺,是伊斯兰教活动的场所。濮阳清真寺位于城内礼堂街南侧,始建于光绪七年(1882年),坐南朝北,大门横匾上书“清真寺”斗大金字,为清末拔贡李多助所书。门额绘制山水松鹤图案,顶部两端及中部装修日月模型,看去非常别致。

进入大门,中为讲堂,系三间穿堂过厅,堂内两柱之间树一屏风,上书“亘古清正教门”,是濮阳书法家刘文选手迹。屏南面用阿拉伯字书写,笔锋苍劲有力,如画似字,其意是人生在世不会长久,要多办好事,不干坏事。两旁书有:功课是伊斯兰的拱桥;忆功是立教门的砥柱。上有:除安拉外再无主;穆罕默德是使者。东壁有一侧门,为阿訇斋室,内有阿拉伯字及汉字书写的条幅字画。讲堂南壁安装扣榫严紧、雕刻精细的木制隔扇大窗,檐下立两通石碑,整个讲堂古朴典雅,给人以肃穆之感。

穿过庭院中甬道,南面是四间水房,为伊斯兰教徒净浴之所,内有两水池,东面是白布垂幕的小浴房,北为小便厕,穆斯林老表按共不同仪式,在此进行“大净”和“小净”。

院西拾级而上,便是寺中主体建筑物礼拜大殿,大殿两边墀头上浮雕麒麟,挑角上立有跑兽。殿内金柱挺立,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宽敞幽静,其内摆设呈伊斯兰教特点和风格。西壁正中写有阿拉伯文,墙上画有假门,意思是朝向麦加圣殿——克尔白。殿内地板上铺有毛毡,是教徒跪拜的地方。右角有一阁楼,名曰“诵经楼”,每逢灯宵、开斋、元旦、舒拉等节,阿訇登台讲解《古兰经》。


相关文章

濮阳大河神祠

大河神祠位于台前县城东30里夹河乡八里庙村西北,位京杭古运河东岸,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相传嘉靖年间,一周姓四品官员押运漕船至运河沙湾段(八里庙处),放闸时落水溺死,被列封为“大王”,并在祠中纪之,故当...

濮阳龙虎福寿碑

范县濮城镇《龙虎福寿碑》被誉为翰墨奇品,它以其高超奇妙书法艺术,几百年被人们所珍爱。此碑共由四块刻石组成,每块高170厘米,宽85厘米,下字上诗。大字为拳书,小字为指书。龙、虎、福、寿四个大字,是字又...

台前八里庙治黄碑刻

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明朝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黄河在新乡八柳树决口,洪水直冲张秋镇,沙湾一带运河河道被冲毁,南北漕运的大动脉失去了作用,朝廷先后派工部侍郎王...

濮阳唐兀公碑

   “唐兀”为元代蒙族姓氏简称,该氏族世居宁夏贺兰元初,唐兀公随皇嗣昆仲南下,收金破宋,卓著勋劳,为官清正,忠厚耿直。退隐后兴利除弊甚博众望。今为濮阳柳屯、鲁河二乡杨十八郎,西杨...

濮阳刘邓大军渡河纪念碑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遵照党中央、毛泽东制定的“举行全国性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方针,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二、三、六纵队十二万大军,西从范县李桥、林楼,东至...

台前魏氏墓碑

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原位于张秋镇西南,1986年移至夹河乡张广村内,有明代碑6通。其中“忠显校尉锦衣卫镇抚魏良富墓”碑立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云南大理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