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大河神祠

东方晴2年前 (2022-12-16)文化古迹154

大河神祠位于台前县城东30里夹河乡八里庙村西北,位京杭古运河东岸,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相传嘉靖年间,一周姓四品官员押运漕船至运河沙湾段(八里庙处),放闸时落水溺死,被列封为“大王”,并在祠中纪之,故当地人又称大河神祠为大王庙。大河神祠前原有铁牛两只,以作镇河之用(见“铁牛”),其后祠被洪水冲毁,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重修,大河神祠竣工后立大河神碑一通,1937年东西配房被拆, 所剩 3 间祠堂于1949年夏黄河决口被毁。大河神祠碑(重修八里庙碑)同时被埋于地下,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掘出土。碑首呈半圆形,碑趺未挖出。碑身高1.53米,宽0.7米,厚0.15米,正面阳刻碑文18行,满行24字,仿宋体。由钦差临清砖厂工部营缮清使司员外郎霍叔瑾撰文,主持道士张济仁立石。

1990年3月,奉敕修河道功完之碑由八里庙村民挖土时掘出。碑为青石质,总高4.11米。螭首高0.91米、宽1米、厚0.3米,精雕二龙戏珠图案,中间阳刻篆字“敕修河道功完之碑”。碑身高2.2米,宽0.95 米,厚0.28米,四周阳刻云雾图案。碑文为行楷31行,满行25字。碑座为石雕龟趺,高1米。立于明景泰六年(1455年)。

碑文及书丹均出自明左佥都御史徐有贞之手,书法挺拔秀丽,气韵神彩俱佳。碑文记载了徐有贞治河的过程、用土、用料、建闸数目等,是除害兴利的经验总结。该碑的出土是治黄史上的重大发现,为研究治理黄河与运河并举提供了珍贵资料。这组文物被台前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河南省文物局拨款2万元, 于大河神祠遗址上筑起一座高1.2米、长20米、宽15米的土台。 四周砌砖,水泥盖顶。将该碑立于中央,左置一明代祭祀碑,右置一清代“重修大河神祠”碑。前排正中间有台前县政府建立的保护标志,左右各置一铁牛,铁牛大小相等,形状相似,体态丰盈, 形象逼真。铁牛各高0.5米,长1米,为生铁铸成,每只重约500 公斤。铁牛仰首卧于铁墩上,铁墩淤地下,1958年大炼钢铁时,铁牛角被砸毁。


相关文章

南乐彩塑小镇西五楼

彩塑小镇西五楼,充分发掘传统面塑手工艺文化,打造特色小镇,以此吸引游客,带动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地址:南乐县韩张镇西五楼村。...

清丰中华孝道文化园

中华孝道文化园位于县城西南部,占地2000亩。建有张清丰雕像一尊,孝道文化博物馆一处。是一个以“弘扬孝道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森林公园,一处集文化传承、道德教育、市民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观光胜地。...

濮阳龙虎福寿碑

范县濮城镇《龙虎福寿碑》被誉为翰墨奇品,它以其高超奇妙书法艺术,几百年被人们所珍爱。此碑共由四块刻石组成,每块高170厘米,宽85厘米,下字上诗。大字为拳书,小字为指书。龙、虎、福、寿四个大字,是字又...

南乐县千口镇张庄集村武联防纪念馆

南乐县千口镇张庄集村武联防纪念馆,位于千口镇张庄集村,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张庄集、李家村、樊村、杜家村、武家村、闫村6村庄相互支援形成的联防区指挥部。在指挥部领导下,多次粉碎日伪军的进攻,并领导群众未向敌...

清丰叠翠园

叠翠园占地约110亩。以清丰文化为依托,打造一座集生态、文化、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公园。主要建设景观为旧志记载的清丰八景,分别为:金堤回澜、江渎灵泉、仲墓寒烟、秋山叠翠、卫水秋风、六塔晓月、龙潭...

台前玉皇岭古墓

玉皇岭古墓位于后方乡玉皇岭村西南约300米处。原为一土丘,高3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1959年修筑围村堰时将土丘挖平,露出墓顶,发现墓穴内有一悬梁吊棺,遂用土掩复。今墓址稍高于地面,已垦为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