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刘邓大军渡河纪念碑

东方晴2年前 (2022-12-16)红色旅游163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遵照党中央、毛泽东制定的“举行全国性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方针,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二、三、六纵队十二万大军,西从范县李桥、林楼,东至今台前县孙口、张堂,在上下三百里的战线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吹响了全国大反攻的进军号角。

孙口位于台前县东南十公里黄河西岸,是刘、邓两位首长及野战军主要渡河处,故称“将军渡”。6月30日,刘、邓首长来到寿张,随之到渡口进行视察。在听了河防指挥部详细汇报渡河准备工作后,即回驻地,研究渡河作战方案。是日晚,刘、邓二位首长,坐在“爱国号”平头大船上,谈笑风生地渡过黄河,并迅速占领了黄河南岸诸县镇,歼灭敌人五万六千多人,为挺进大别山,建立鄂豫皖根据地扫清了道路。为纪念这一伟大革命壮举,台前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在孙口村南建立了纪念碑。碑高3米,宽1米,右上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间镌刻“孙口渡河处”五个大字,左下款“台前县人民政府立”。碑座浮雕波浪式花纹,象征着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天险。当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渡口,在今孙口村西南丰华里的“六道坝”。后由于河道迁移,这里变成了肥沃良田,孙口渡口迁到孙口村东。自1978年台前县建立后,孙口渡口已成为贯通南北的轮渡码头,行人和载重汽车川流不息,“将军渡”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桥梁。


相关文章

濮阳八都坊

八都坊,又叫“澶渊名阀坊”,坐落于濮阳城内北大街。坊为青石结构,由石条、石柱叠砌嵌合,浑然一体,坚固耐震。八都坊由坊座、坊身、坊顶三部分组成。坊座有四个,每个由上下两层巨石作基。坊身为四大方形石柱,立...

南乐彩塑小镇西五楼

彩塑小镇西五楼,充分发掘传统面塑手工艺文化,打造特色小镇,以此吸引游客,带动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地址:南乐县韩张镇西五楼村。...

南乐西红柿小镇

西红柿小镇,南乐县打造的全国最大的优质特色西红柿、西红柿新品种新技术创新研发、西红柿特色文化传播、西红柿特色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带动五大基地。地址:南乐县张果屯镇。...

濮阳清真寺

清真寺即礼拜寺,是伊斯兰教活动的场所。濮阳清真寺位于城内礼堂街南侧,始建于光绪七年(1882年),坐南朝北,大门横匾上书“清真寺”斗大金字,为清末拔贡李多助所书。门额绘制山水松鹤图案,顶部两端及中部装...

濮阳龙碑

龙碑位于濮阳县城西南角,106国道与西环路交汇的三角地,面积为18亩,周边设钢筋护栏。园内栽植了各种花卉、草坪、树木,修筑了曲径,与中华第一龙出土地、濮阳古城高相辉映。龙碑由碑顶、碑身、中座、基座四部...

台前八里庙治黄碑刻

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明朝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黄河在新乡八柳树决口,洪水直冲张秋镇,沙湾一带运河河道被冲毁,南北漕运的大动脉失去了作用,朝廷先后派工部侍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