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芒砀山文庙

东方晴3年前 (2023-01-01)文化古迹171

  芒砀山文庙,亦称夫子庙,位于永城市东北三十五公里芒山镇夫子山南麓。夫子山是芒砀群山中的一座,因孔子在周游列国返回鲁国时曾在此避雨、晒书而得名。后人为示纪念,在此建文庙、立石碑而祀之。

  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据院内石碑记载,明末曾遭兵焚。现存文庙是清末建筑,坐北朝南,由启圣殿、东西厢房和大成门组成。主殿启圣殿,硬山灰瓦顶,面阔五间,长19.20米,进深四间,宽13.20米,构架特征为七架梁带前后双步梁,并出四架梁前廊,前廊梁下作轩。廊下有四根八楞石柱擎檐,石柱正面阴刻知县陈梦莲所题楷书楹联:“德配天地修高明博厚之大,道冠古今统二帝三王之傅。”“近圣人居若此其甚,中天下立无得而”。东西厢房各面阔五间,长13.74米,进深一间,宽4.8米,前檐带廊,构架为五架抬梁式,硬山顶,仰合灰瓦屋面。大成门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三间,长9.80米,进深二间,宽4.40米,硬山顶,仰合灰瓦屋面,前后各有三级踏步,前后檐各用两根八楞石柱承重,两前石柱下面阴刻楷书一幅楹联:“宫墙数不得其门终外望,砥平直矢能白是路即中行”。院内正中月台下有三通石碑掩映在两株千年古柏的浓荫下。

  文庙西北角20米是一天然石崖,向外伸展7.5米,东西面阔15米,相传是孔夫子避雨场所,崖下有园雕孔子座像一尊,高1米。东北角百米处是三座清初建造的古塔,其中一砖塔上有刻铭:清真先师一位之灵,康熙二十四年十月二十日修。塔下因埋葬文庙住持僧人郭自高,所以当地人称之为郭塔。

  文庙、郭塔、夫子避雨处这一组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群,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文庙和郭塔是研究当地佛教建筑和雕刻工艺史的实物资料。塔上数以百计的砖雕石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当地风俗民情、社会生活的好材料。


相关文章

商丘燧皇陵

燧皇陵是“三皇五帝”中三皇之首燧人氏的陵墓。燧人氏生前活动于商丘一带,死后亦葬于商丘。自从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使人们吃上了熟食,人类由自然取火进化到人工取火,文明方进入一个新的纪元。燧人氏也...

夏邑蔡楼遗址

      蔡楼遗址,位于胡桥乡东南五里蔡楼村南。该遗址是一处高出地表4米的堌堆,俗称“姜仁堌”,是夏邑十八堌之一。    &nb...

睢县睢杞战役纪念馆

睢杞战役纪念馆,为纪念在睢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始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103.58亩,坐东向西,正中是烈士英雄纪念碑,此纪念碑于1983年8月1日奠基,1984年10月1日修建完成。碑高19.4...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区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区,位于睢阳区境内,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4A级旅游景区。旅游区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为主体,以商文化、火文化为两翼,主要包括古城文化景区、南湖休闲度假区、壮悔堂、商祖祠和燧...

商丘归德府文庙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孔庙,为祭孔圣地。据《商丘县志》记载,大殿始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明弘治年间知州张玺重建为7间,后历代重修。原有大殿、棂星门、照壁、泮池、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西庑...

商丘华商文化广场

华商文化广场,位于睢阳区火文化景区阏伯台南,与火文化广场相望,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火文化、商文化景区。主要景观包括四部分:一是三商之门。采用三个变形的甲骨文“商”字作为基本造型,门顶雕以玄鸟,寓意为“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