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南顿故城遗址

东方晴2年前 (2023-01-03)文化古迹211

南顿故城位于水寨西6公里,属今南顿镇。故城在新运河西30米,其范围要比现在的南顿集大得多,现在司老街、崔街村还保存有旧城城垣残迹。因久经洪水冲积淤积、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南、西、东三面多与地面相平,或已成丘陵状。仅北垣一段较为完整,高7米,最宽处10米,长215米。故城建于古代遗址之上。经试掘,遗址上层出土大量粗绳纹板,筒瓦片和泥质红陶罐残片,系汉代遗物。从城墙断面看,可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内含有深裆鬲足,细绳纹残陶片,夹沙灰陶鼎(足部)、蚌、镰等遗物;中层有清晰的夯土层,厚7~15厘米不等,内含有深浅裆鬲足、粗细绳纹残陶片,兽骨等遗物;上层(包括东起40米的城墙)内含大量的粗绳纹板瓦片。  
南顿故城内外古迹“光武台”、“瞻星台”,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光武帝刘秀进幸南顿,在县舍置酒大会。此后不久,在城北建光武台,在城内建瞻星台。八角井在南顿城北高阜上,据传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兵追逼,投匿井中,因有蜘蛛网其上,秀得脱,今存残迹。“大邸阁”在南顿城内。三国魏正始六年(245年),扬州刺史文钦与都督毋丘俭举兵反,渡液至项。大将军司马师与荆州刺史王进兵发南顿,时有大邸阁,阁内有积粮。扬州军往争,交战不利,俭等败死。此阁遗址在清乾隆初期犹存。当时,被称为项城八景之一“粮阁晓钟”。“鹿苑寺”在南顿城东,梁天监四年(505年)创建,后不知毁于何时。“萧公庙”在南顿城东门外,谷河南岸。以萧公治水有功,故立庙祀之(清乾隆十一年《项城县志》有记载,建庙当在此之前)。“五源庙”在南顿南门内,建庙时间不详。村民世代相传,言南顿故城内外寺院有72所,至20世纪20年代时,寺院尚存10余所:光武庙、鹿苑寺、济源寺、东岳庙、石佛寺、三官庙、铁佛寺、娘娘庙、火神庙和内外清真寺等。

相关文章

项城秣陵古槐

秣陵古槐位于秣陵镇西大街。秣陵古槐高约50米,树干直径2米,冠盖260平方米,《项城县志》记载,为明代万历年间一县令所栽植,(古槐位置在原项城县衙门口)历经400多年,仍枝叶茂盛,葱茏翠绿。古槐老杈中...

鹿邑武平城故址

  武平城故址位于鹿邑县城西20公里邱集乡武平城村内。该村原名无命城,城南0.5公里为曹王庄,东1公里为刘福元, 西0.5公里为丁庄,北1.5公里为白庄。白沟河东南向从城中穿过。1978年列为县级重点...

周口明道宫

明道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景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传道讲学的纪念性建筑群,至今还遗存着唐高祖李渊、宋真宗赵恒等拜谒老子的行宫———玄元殿、迎禧殿、享殿。据说,当年老子骑青牛在这里羽化成仙,升仙...

周口支亭寺

  支亭寺,位于扶沟县城西南,占地43亩,建筑面积1655平方米,共有房屋100余间。建于北齐年间、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一座雄伟华丽、气势壮观、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千年古刹。原名芝庭寺、紫亭寺、芝...

周口太康黉学

黉学又称文庙,坐落在县城内北大街路西,黉学街路北,坐北向南,始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崇祯15年(1642年)毁于兵燹,清顺治五年(1648年)重建。康熙六年(1667年),民国23年(1934...

太康邓禹台遗址

    邓禹台遗址位于东经114°41′14.2″,北纬34°10′06.5″,海拔高度79.9米,太康县城西北19公里的清集乡邓禹台村东北角。遗址是一圆形土堆,总面积41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