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杜岗会师纪念馆

东方晴3年前 (2023-01-03)红色旅游225

西华县杜岗会师纪念馆位于西华县城北4公里处的红花镇杜岗行政村,由纪念碑、纪念馆、雕塑群和办公用房、商业用房等四部分组成,其前身为杜岗会师纪念碑,后由中央支援革命老区建设拨付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建成杜岗会师纪念馆,共占地32.5亩,总投资500多万元,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

纪念碑于1993年建成,位于该馆中轴线的最北端,碑高19.38米,象征会师时间在1938年。纪念碑由三个竖面呈“丫”字型组成,上部集于红色碑顶,寓意三支部队在中国共产党红色武装旗帜下汇集一体。碑正面有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词:“杜岗会师”四个大字,东侧是原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国防部部长张爱萍题词“抗日先锋,万古流芳”八个大字,西面碑文则具体介绍了杜岗会师的概况。

杜岗会师纪念碑1995年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位于中轴线的正中心,集现代建筑和仿古建筑为一体,庄严肃穆,气势恢弘,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布展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一是东进序曲。二是会师杜岗。三是挥师东进。四是丰功伟绩。五是廉政教育。

雕塑群位于中轴线南端,共包括三个部分,入大门20米处便是彭雪枫将军骑马铜像,连同基座高6米左右;往里走便是长16米、高3米的砂质岩浮雕群,包括杜岗会师、整装待发、欢庆胜利、挥师东进四个阶段;再往里走便是彭雪枫、吴芝圃、肖望东、张震的群雕。整个纪念馆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古朴庄重,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历史厚重、影响深远,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8年10月11日,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由确山县竹沟(当时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来到西华,与省委组织部长吴芝圃领导的豫东人民抗日第三游击支队、肖望东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先遣大队(也称肖大队)于杜岗会师。正式成立了1400多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中共中央任命彭雪枫为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为副司令员、张震为参谋长、肖望东为政治部主任、谭震林为政治部副主任。这支部队在杜岗休整半个月,即东渡小黄河,开赴豫、皖、苏边区敌后,迅速点燃了抗日烽火,并以燎原之势发展壮大,成为后来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新四军第四师。从此在豫、皖、苏地区建立了抗战根据地,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杜岗会师是新四军军史、华中抗战史和河南党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加强杜岗会师纪念馆建设利用对缅怀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教育子孙后代,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项城高寺遗址

高寺遗址位于项城市高寺镇内。高寺遗址为丘型高地,俗称高丘,东西长270米,南北宽260米,面积7万平方米。据《项城县志》载:相传黄帝之孙颛顼择居于此,高阳氏建颛顼之国,故又称高阳丘。晋唐时代,上建佛刹...

项城红土洼

红土洼位于郑郭镇东南6公里,李洼村西南侧。红冢洼为袁世凯母亲正一品刘太夫人归葬之地。据《项城县志舆图》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孟冬朔月十六日癸卯,太子少保直隶总督袁世凯亲奉母亲灵柩归葬于此...

项城袁世凯行宫

袁世凯行宫位于项城市区中心十字路口南侧路西。袁世凯行宫建于1907年,1917年落成。该行宫建筑布局坐西向东,由左、中、右三轴三进院落组成,鸟瞰为一“富”字。1982年,左、右轴院及中轴前院拆除,现存...

太康顾佐墓

    顾佐墓位于太康县城西南毛庄镇顾庄村南300米,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顾佐墓高9米,周长80米,墓冢为圆锥形。...

项城小朱庄遗址

小朱庄遗址位于李寨镇小朱庄村西200米。小朱庄遗址属于“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址分布面积36000平方米,高出地面2米,现存文化层0  8米——3米,出土文物有罐、鼎足、石斧、碗等大量...

太康玉皇阁遗址

    玉皇阁遗址位于太康县城西北17公里的高贤乡玉皇阁村北侧。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遗址是一快高地,南北长380米,东西宽240米,总面积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