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太子岗遗址

东方晴3年前 (2023-01-05)文化古迹292

太子岗遗址是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编号168号,分类号19号.  

此遗址位于邓州市穰东镇南600米的太子岗上.遗址北临郝庄村,南靠郑庄,西濒官庄及双庙村村部,西面古有淇河流经(很早已干,1958年将河沟填平)此河就是古人赖以生活用水的河流,现尚沿高出地面10米.呈缓坡隆起,遗址以岗的高点为中心,每边约呈500米的正方形,其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2-4米,出土器物有:鸭嘴形鼎腿、指纹鼎腿、鼎口沿、灰色高领罐口沿、红色和灰色的陶钵、陶杯底、陶器座、条纹灰色陶罐口沿、红色陶罐口沿,黑色陶壶、陶纺轮、石斧、鹿角和人骨架等物。根据器物断定,此遗址的文化性质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治水流域二期文化。1976年6月,地区文物普查队对此遗址进行了检查,认为此处遗址虽因群众挖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其保存部分尚大,地下埋藏着很多可供研究的重要资料,因此仍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河南省关于划定古遗址、城址、墓葬等地下文物保护范围的意见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精神,其保护范围为:

一、重点保护区:

从遗址边沿各向外扩50米为重点保护区。

二、一般保护区:

以重点保护区为四边为基线,向东延伸50米,向西延伸至官庄村东边大路40米,射击延伸至郑庄村北距郑庄100米处,向北延伸至郝庄村南,距村150米处。

另注:太子岗,位于邓州市东北26公里,穰东镇穰南居委会,郑庄村,草庄村三村之间,距豫23线300米,是王牌以仰韶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亲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高出地面10米,缓坡隆起呈边长500米正方形,总面积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6米,并且保护完好。

该遗址位于1963年6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编号148号,太子岗也称太子坡,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陈后主陈叔宝,幼为周师年居留穰,后归为陈太子,坡盖以后主得名"。


相关文章

邓州月牙池

春秋战国时期,穰邑(今邓州市区)为楚国别都。楚文王为其妾“桃花夫人”在邓州城区西南隅建造一座紫金山,并凿建了桃花洞。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庙宇楼榭,山旁泉水潺孱,为邓州之绝胜。邓人宋状元贾黯少时常深夜借光...

邓州吾离陵

吾离陵位于邓州市城区东南2公里处的八里王村,是殷商邓国的第十九位国君、邓姓十九世祖吾离的寝陵。...

淅川神仙洞

神仙洞位于淅川县金河镇杜湾村空穴山上,距县城15公里,距离楚始都丹阳马蹬4公里,距离丹江小三峡15公里,沿丹江顺水直下20公里即可进入丹江水库中心游览区。神仙洞融山、水、洞、位于一体,渗透了众多历史文...

邓州福胜寺塔

福胜寺塔位于邓州市城区大十字西南角,建于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原为十三级,无末遭兵火,现存七级,为八角仿阁楼式砖塔,高38.28米,由塔基(地宫)、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其中塔刹为1988...

内乡七星潭景区

“天有北斗,地有七星”。七星潭景区是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三大主体景观之一。位于内乡县七里坪乡北部,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南麓。南阳市西北120公里。沿312国道、灌二公路、宝天曼旅游公路可到达。景区内青山叠翠...

邓州魏冉冢

魏冉冢呈丘状,高5米,周长42米,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穰侯墓在州城东门外,世传 秦丞相穰侯魏冉葬此。”《明统志》载:“穰侯墓在邓州新城东。”魏冉,战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史记、穰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