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沁园遗址
沁园遗址位于济源市东北18公里的化村西南,南临沁河。东西长约720米,南北宽约11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1978年,经新乡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调查,发现有陶瓮、陶钵、红陶、石锤、贝壳等遗物残片,也有秦汉、唐宋时期陶瓷残片。初定为龙山文化遗址。1984年11月,济源县文物普查组发现沁园遗址包含仰韶、龙山、秦汉多个时期遗物,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存。1983年2006年6月,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沁园遗址汉时曾为著名皇家园林。东汉时,济源境内设立了三个县:轵县、波县、沁水县。其中沁水县是东汉第二个皇帝汉明帝刘庄的第五女刘致的封地,所以她又被称为沁水公主。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为刘致在沁水县沁河北岸兴建了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由于沁园风景极佳,后世常以沁园代称皇家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