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鸣凤山景区

东方晴3年前 (2023-05-01)景区景点129

  鸣凤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远安县城西3.5公里处,是目前县域首要开发景区。其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距今1500多年历史,并与武当山全真派一脉相传,自古就有“武当远、鸣凤险”的说法。鸣凤山属荆山山脉 ,三面环水,一峰独秀,海拔高度408米,相对高度 288米,是以丹霞山水风光为背景,以神秘道教文化为内涵,集宗教朝觐、丹霞山水观光、穴居度假休闲为一体的道教风景名胜区,是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支撑性品牌景区。

  相传真武大帝先前曾修行于此,后得道升仙,乘鸾凤巡游下界,访临荆山,鸾凤见此处山丹水艳,也兴奋不已,遂落于山巅,引项高歌“仙山在此”,凤临祥瑞,鸣凤山由此得名,也声名远播,为荆楚大地的灵山、福山,黎民百姓求子得子、求福增福、求财生财、祛病消灾,因而香客信众遍布大江南北。
对比武当山势之雄奇,皇室赐封之尊贵,鸣凤山堪称渺小,然而它却以山丹水艳灵异隽秀著称于世。自大观始建之日起,香火即盛,斗转星移,朝代更替,战乱频仍,历史上数次焚毁,数次重修,皆为道教信徒及民间香客捐建,鸣凤山香火却久盛不衰。鼎盛时期,山顶观内道人分东西两宫,山脚绕山尽是香客房,人声鼎沸,香烟缭绕,钟鼓声不绝于耳,农历九月初九开山,次年三月三日关山,信徒遍布大江南北,江汉平原尤其虔诚,奉为祖庙。大观铜瓦覆顶,金碧辉煌,每块瓦上都刻有人名地名,均为善男信女所献。

  鸣凤山之灵秀,引来历代的达官贵人与骚人墨客造访不断,翻开古县志,每任州官县官都曾游历,撰文赋诗赞颂,民间朝拜更是趋之若鹜,许愿还愿,敬香叩头,世代相传,即使**中大庙被毁,明令禁止烧香拜佛,山上山下依然到处青烟缭绕,人们偷偷望山叩拜如昔,许愿无声响,还愿紫烟生。文人骚客更是醉情与鸣凤山的山丹水艳,古今有40多人吟诗作赋、题字留墨,唐朝诗人一代名相张九龄 《岁初巡属县登高安(远安唐时古称)南楼言怀》;南北朝诗人、曾做过临沮(远安最早的古称)伯的“梦笔生花 ”的江淹在此《望荆山》抒怀,才气横溢,江郎才未尽;被誉为中国休闲旅游鼻祖的明朝散文大家“公安派”领袖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之一的袁中道,以“独抒性灵”的文风抒写《游鸣凤山记》,形容鸣凤山其山势“如凤之将啸”;清朝诗人熊汝钰《烟霞洞餐霞》一句“云中烟景可疗饥,领取丹霞一味肥”意为鸣凤山秀色可餐,丹霞美景是其最美的一道“菜”!此诗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首次用“丹霞”来形容这个地貌特征,比现代地理学家冯景兰先生正式用丹霞命名,早了100多年。

  鸣凤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有烟霞洞、刑部苏爷爷遗靴处、多子岩、云霞洞、八卦台、永圣宫、濂溪小岛、头天门、文昌祠、二天门、龟蛇二将、鸣凤湖,鸣凤峡,鸣凤道观金顶等50余处。其中丹霞地貌中又有其独特之处——“红砂岩”有别于南方“砂砾岩”(砂中夹有石砾)色若丹霞,状若织锦。

  鸣凤山,远古走来的一座灵山,荆楚景仰,今逢盛世,有国泰民安之祥瑞,鸣凤山的灵秀定能享誉华夏。


相关文章

宜昌屈原故里景区

   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高峡平湖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

宜都三峡九凤谷景区

  三峡九凤谷景区位于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镇丑溪村,距宜都市区全程26公里,村里有一条长约3公里的瀑布小溪,海拔在800米左右。因地质构造比较特别,因此产生了一些由地块之间的断裂、错位所致反映出来的活动...

宜昌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

  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位于香溪河畔,面积2.7平方公里。是以展示昭君遗址遗迹和保存完好的古汉自然生态景观,展演昭君故里独特浓郁的地方文化及汉代宫廷仕女文化的旅游区,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宜昌...

宜昌中武当·天柱山风景区

   中武当·天柱山风景区位于三峡·宜昌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西二十五公里,地处清江北岸国家森林公园内,与国家AAAAA级景区清江画廊风景区毗邻,海拔1445米。其风景优美,集秀、奇、险、峻于一身,系...

宜都潘家湾土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潘家湾民俗博物馆位于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2009年3月兴建,2010年11月对外开放。占地2400平方米,布展面积480平方米。分“序言、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建设与...

当阳玉泉山风景名胜区

  玉泉山,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境内,是一个以森林景观为基础、佛教文物为主体、三国遗迹为依托,融其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玉泉寺及铁塔是我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早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