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明孝陵

东方晴2年前 (2023-05-16)文化古迹287

   明孝陵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始建于公元1381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到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历经32年之久。今天的明孝陵景区以明孝陵陵宫区为主,包括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等附属设施,以及周边的下马坊、梅花谷、梅花山、明东陵、紫霞湖等景点。明孝陵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通过,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朱元璋的陵墓花了十七年时间建成。现存的仅为陵园最后部分。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神道上立有石兽、石人,陵园的宜城有遂逍可登其顶,顶的正中有石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是朱元璋葬地。门内四方城有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宝城等古迹,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22.5公里现存遗迹,尚可窥见皇家陵园的气势规模和我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为了防止后人盗墓,曾于同一天从南京13个城门同时出殡,而且车马仪仗完全相同,使人难辨真伪。当年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对德碑,神道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6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冨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

  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令人不禁而发思古之幽情。

  明孝陵景区名胜众多,风光秀丽,位于其正南的赏梅胜地梅花山,建有万株梅园、博爱阁、暗香阁樱花园、花开时节,暗香浮动,游人如织;东侧的紫霞湖、正气亭、定林山庄,林壑幽深;西南的中山植物园,佳卉留芳;东南的海底世界,以及新建成的红楼艺文苑,还有名人墓葬:孙权墓遗址、廖仲恺、何香凝之墓。整个景区面积156.7万平方米,是春季览胜的佳地。

  明孝陵有四大谜团谜团之一:朱元璋是否葬在独龙阜

  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寝建筑,但其地宫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史无定论。加之朱元璋下葬时曾有13个城门同时出殡和葬于南京朝天宫、北京万岁山等民间传说,因此朱元璋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成为数百年来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谜团。为了弄清历史真相,1998年开始,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考古专家用近6年时间,首次采用精密磁测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结合传统勘探方法探测地宫。考古专家认为这里就是明孝陵地宫的中心位置,朱元璋就葬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而且这座地下宫殿保存完好,排除了过去流传的地宫被盗之说。

  谜团之二:墓道为什么是弯曲的

  明孝陵与历代帝王陵寝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墓道弯曲不直。通过探测,结果发现竟是两种不同岩石所致。明楼以北的山坡,地下由两种不同岩石组成,西侧是下中侏罗纪的砾岩,东侧是稍晚的长石石英砂岩。 由于西侧岩石硬度强,开挖困难,考古专家根据宝城内的地质特征,认为应不排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当年明孝陵的建筑工程主持者已注意到本地岩石性差异,而修改原有的施工方案。 当然,这只是对明孝陵墓道偏于宝城一侧起因的一种推测。此外,还有两种说法:一是陵宫前对梅花山,这里是孙权陵墓所在,朱元璋曾说过要孙权这条好汉为他看大门,所以神道不得不改直行弯;二是朱元璋是农民出生的皇帝,做事不拘成法,勇于创新,在陵寝建筑上也别出心裁。 

  谜团之三:“龟趺驮碑”究竟何用

  在四方城东南约100米的山谷里躺着一只石龟,它的头朝向山谷(东南方)的出口,似乎一直想爬出那幽深的帝陵区。人们在距龟趺30米处又发现了一通碑材横卧于地面。碑材两端有榫,其中一榫正好是插入龟趺背上之孔槽尺寸。这说明它们属配套的一件文物,即“龟趺驮碑”。这件文物位于明孝陵大金门内、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之东,两者处于东西同一直线上,时代相同,体量庞大,却碑上无文。它是干什么用的?文物专家至今没有解开这个谜。 

  谜团之四:明孝陵为何呈“北斗”布局

  尽管孝陵建造时间绵延了30多年,但其规划设计应大体上是一次完成的。考古专家在明孝陵考古调查中发现,从平面上观察,孝陵主体从大金门经神道直到宝城,其布局呈北斗星状。考古专家们认为,朱元璋在他的陵寝规划设计上采用象征手法,以北斗作总体规划,既吸纳中国古代,尤其是元、明时代人死后“魂归北斗”的思想,又采取了天帝所居北斗并被“四灵”相绕的神秘布局。 

开放:

3月至10月(6:30-18:30)、11月至次年2月(6:30-18:00)

电话:

咨询:025-84433582 预约:4009288312

交通:

20路,315路明孝陵站进1号门;地铁2号线/苜蓿园站;315路梅花谷南门站;20路明孝陵停车场站;环城游1号线明孝陵(梅花谷停车场)站进3号门。中山陵公交专线,中山陵小火车1号线四方城站下进4号门

地址:

钟山风景区内

相关文章

南京毗卢寺

毗卢寺位于长江路历史文化街的东端,是历史文化街上的一处文化底蕴丰厚的景点。金陵名刹毗卢寺万佛楼主体建筑于2003年8月17日落成揭匾。重新开放五年的毗卢寺内,落成的万佛楼主体造型宏伟,金碧辉煌。复建的...

南京奥体中心

奥体东广场     东广场文化墙大型浮雕“体育之光”,由著名雕塑家吴显林设计创作,总长280米,平均高度4米,通过对世界古代体育运动、历届奥运会标志、奥运会各运...

南京科技馆

   南京科技馆是市政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推进科技事业的发展而投资兴建的重大公益性社会文化项目,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科普活动场馆。   南京科技馆座落于风景...

南京溧水白马如意文化艺术中心(周园)

周园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集石雕、木雕、玉雕、古床、古典家具、佛像、壁画、徽派建筑等综合性的古代文化艺术品收藏为平台的星级旅游参观景区。走进周园,一座雕龙画凤的四柱三楼檐山门矗立在眼前。大门左侧摆放...

南京六合茉莉花园·石林画苑

六合茉莉花园·石林画苑,紧邻国家地质公园桂子山石柱林景区,位于六合东部干线和扬滁一级公路交接处。“石林画苑”游憩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农家餐,住农家旅馆、购农副产品,参观高效农业,体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