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旃檀寺

东方晴1年前 (2024-09-10)文化古迹152

旃檀寺修建于清代中后期,据院门清道光十六年《砌阶石碑记》载,当时的旃檀寺有前、中、后三殿以及东西两廊、山门,应为三进四合院。1939年至1940年间,旃檀寺里的旃檀小学曾建立中共地下党特别支部,由杨成勋任特支书记兼组织委员,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出过积极贡献。1949年后,寺庙用作旃檀小学教师办公用房。前、中院的山门殿、大殿于20世纪70年代拆除,文昌殿于20世纪90年代拆除,现存的四合院为旃檀寺的后院。后院建筑由门厅、东西厢房和皇经楼组成,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夯土台基,红砂石板墁地。

地址: 新都区斑竹园镇
年代: 清

相关文章

崇州上元宫

崇州上元宫为清代木结构建筑,坐西朝东,现存清代建筑天官殿、三清殿及南北厢房。天官殿面阔31.6米,进深8.8米,通高8.7米,檐高3.8米,砖脊饰龙兽纹。三清殿面阔20.1米,进深10.4米,通高9米...

崇州下古寺(含上古寺)

崇州下古寺始建于唐代咸通甲申(864年),名常乐寺。宋代名翠围院。明蜀献王朱由椿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奏请敕赐“光严禅院”名,并赐一批文物。明末毁于兵燹,清初开始修复,康熙题写寺名,康熙十一年(1...

成都李家钰住宅

李家钰住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汪家拐街道。李家钰是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抗日将领。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率部出川入晋,与八路军友好合作,共同抗日。1944年豫中会战中遭日军伏击,为国...

成都“东郊记忆”文物建筑群

“东郊记忆”文物建筑群即红光电子管厂文物建筑群,是前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重大项目之一,1958年11月建成投产。它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综合性电子束器件基地,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支自行研发的显像管的诞生地。...

邛崃磐陀寺

磐陀寺建于唐代,现存大殿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重修,明正统二年(1437年)培修,坐西朝东,为歇山式木结构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殿内现存明景泰年间泥塑“西方三圣”,南北两壁和西壁背后有景泰元年(...

成都鱼凫王墓

鱼凫王墓被当地居民称为“大墓山”,又名“鱼凫王墓”。解放后,由于开荒生产,墓周已成为田地,曾开垦出汉砖。从出土汉砖可判断该墓为汉代墓葬。该墓坐南朝北,单室墓,土冢,封土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占地面积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