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史前城址(都江堰市)

东方晴11个月前 (09-10)文化古迹103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都江堰市)即芒城遗址,距今4500——4300年左右。在1996——1999年间共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面积累计达2582平方米,其中1998年和1999年两次发掘为中日联合发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和石器,陶片有夹砂灰黑陶、褐陶、红陶和泥质灰白陶等,纹饰有绳纹、划纹和戳印纹等,出土的石器有斧、锛、凿、钺、镞、刀和石料等,还出土了较多的陶纺轮。在1998年的发掘中,在城址的东南角发现了一座完整的竹骨泥墙房址,首次证实了竹骨泥墙在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中的存在,为探索成都平原先秦时期房屋的形状与结构提拱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都江堰市青城山镇
类别: 古遗址
年代: 新石器时代

相关文章

郫都石佛寺

石佛寺,据民国版《郫都区志》卷二载:“石佛寺,县西八里。元时建,有石佛一尊。清时修缮。”大殿毁于早年火灾,仅存二殿和观音殿。1982年被查封,寺内石刻送到县内中兴寺,僧人遣散。后租给私人杀猪、养猪场所...

成都武担山

武担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新华西路街道。据《蜀王本纪》载,古蜀王开明氏爱妃病故后,蜀王派力士到武都(在今甘肃成县)担土筑墓,“武担山”由此得名,六朝时山上建有寺庙,唐、宋分别称为武担寺,咒土寺,现已...

邛崃永寿桥

永寿桥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由桥和桥碑组成。该桥为石平桥,共13孔,南北走向,红砂条石修建。桥面今已改为水泥面,桥墩两侧原有护栏,今已不存。桥碑位于桥南侧岸边,为单檐庑殿式仿木结构,均嵌于碑墙...

崇州元通天主教堂

天主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此前,法国传教士来元通传教,徒众日多,教徒在法国神父的赞助下,主持建造两座教堂于场镇,一在丁家巷,一在今址。民国五年(1916年),崇州人掀起反洋教斗争,拆毁丁...

大邑新场陈家大院

陈家大院为清代建筑,户主陈年造先祖为清光绪年间武举陈炳勋。该建筑系二重两天井四合院布局,坐南朝北,由门厅、过厅、东厢房、正房等五部分组成,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各部分建筑结构皆为悬山屋顶,上盖小青瓦,...

邛崃兴贤塔

兴贤塔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牟礼镇。建于清道光六年(1827),由彭山工匠修建。塔铭记载:“以回(文风)既倒之狂澜……修建字库,名曰兴贤塔,以继镇江(塔)之芳踪,而培阖郡之风水”。塔坐南向北,为仿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