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石窟

东方晴11个月前 (09-11)文化古迹62

邛崃石窟包括石笋山、磐陀寺和花置寺三处石窟。造像活动从唐延续到宋。石笋山始凿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有佛龛33个,造像1195尊;主要有释迦佛、阿弥陀佛、三佛、千手观音、毗沙天王、净土变和观音经变。磐陀寺位于临邛镇磐陀村西,始凿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原名开元寺,明代改称“磐陀寺”。有佛龛6个,造像1091尊。主要有西方三圣、西方净土变和密宗造像”。寺内有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重建的大殿,殿内尚存明代泥塑“西方三圣”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花置寺石窟始凿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由长安御赐敕授上京章敬寺僧马采创凿。有佛龛13个,造像1701尊。主要有无量寿佛、西方净土变、千手观音等。还有唐贞元十四年(798年)记事碑一通。邛崃石窟是成都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摩崖造像。人物形象生动,雕刻手法自然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唐宋时期石窟造像艺术演变的实物资料。 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成都市邛崃市大同乡景沟村4组,西南距景沟村公路150米。
类别: 石窟寺或石刻
年代: 唐

相关文章

罨画池

罨画池位于成都崇州市崇阳镇,占地34541平方米,是以古典园林罨画池为主,集园林、祠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包括罨画池、文庙、陆游祠等三个部分。现存清代各个时期的建筑5945.85平方米。罨画池有瞑琴待鹤...

郫都横山子古窑址

窑分布于整个横山子一带,共有窑包30余处。窑址东西长35米,南北宽27米,高出地面约6米,距地表1米左右。出土有各种碎瓷片,最多的是瓷碗,胎呈红褐色,上施釉,还有5、6个角的圆形支钉和垫圈,是烧瓷器的...

邛崃尖山子窑址

尖山子窑址时代为隋,共包括窑包2座。窑包高出周围4—6米,上暴露大量瓷器残片及窑具。该窑址为研究邛窑窑址瓷器烧造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地址: 邛崃市临邛镇类别: 古遗址年代:&nbs...

邛崃张家跳墩桥

张家跳墩桥为西北——东南走向,由16个跳墩和两平桥组成。桥、桥墩、跳墩均为红砂石砌筑。该桥保存较好,造型独特,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地址: 邛崃市天台山镇年代: 清...

郫都焦公亭

焦公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犀浦镇。因当地人焦酉山多行善事,1944年特建亭纪念。该亭坐东朝西,方向240°,为重檐八角攒尖顶,绿色琉璃瓦屋面,木石结构,穿斗式8架16柱。高12.9米,周长37.6米。...

成都文化公园八角亭

文化公园八角亭原位于梁家巷侧武曲宫内,建于清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曾维修。后因武曲宫改建为学校,1972年迁建于今址。亭平面八边形,石砌须弥座台基,边长3.64米,高9.7米。东西各置踏道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