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石窟

东方晴1年前 (2024-09-11)文化古迹74

邛崃石窟包括石笋山、磐陀寺和花置寺三处石窟。造像活动从唐延续到宋。石笋山始凿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有佛龛33个,造像1195尊;主要有释迦佛、阿弥陀佛、三佛、千手观音、毗沙天王、净土变和观音经变。磐陀寺位于临邛镇磐陀村西,始凿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原名开元寺,明代改称“磐陀寺”。有佛龛6个,造像1091尊。主要有西方三圣、西方净土变和密宗造像”。寺内有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重建的大殿,殿内尚存明代泥塑“西方三圣”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花置寺石窟始凿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由长安御赐敕授上京章敬寺僧马采创凿。有佛龛13个,造像1701尊。主要有无量寿佛、西方净土变、千手观音等。还有唐贞元十四年(798年)记事碑一通。邛崃石窟是成都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摩崖造像。人物形象生动,雕刻手法自然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唐宋时期石窟造像艺术演变的实物资料。 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成都市邛崃市大同乡景沟村4组,西南距景沟村公路150米。
类别: 石窟寺或石刻
年代: 唐

相关文章

成都鱼凫王墓

鱼凫王墓被当地居民称为“大墓山”,又名“鱼凫王墓”。解放后,由于开荒生产,墓周已成为田地,曾开垦出汉砖。从出土汉砖可判断该墓为汉代墓葬。该墓坐南朝北,单室墓,土冢,封土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占地面积584...

邛崃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在我国古代川、滇、藏地区发挥过重要的联系作用,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和多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部分路段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茶马古道成都段现保存有三条:...

成都大慈寺

成都大慈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始建于唐代,唐玄宗为古寺书“大圣慈寺”(简称大慈寺)。寺院为古典园林式建筑群,规模宏大,占地千亩,壁画千堵,各种佛像1万余尊,为唐、宋时期成都著名的游览胜地,古有“震...

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

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华兴正街,是在原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创办、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的“成都川剧艺术陈列馆”基础上重新策划、增补展品、调整布局后建成,是成都川剧艺术中心所属的艺术文博机构,为国内最早一...

都江堰官家花园

官家花园总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群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沿轴线依次为照壁、门厅、过厅、花园、正房,罩房,东西两侧为厢房,西面为仓库及雇工住房,东面为客房及假山、鱼池等花园设施。建筑为穿斗式木梁架...

成都二•一六革命烈士墓

二 •一六革命烈士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道。1928年2月,成都省立一中进步学生因反对校长杨廷铨镇压学生运动,将杨廷铨打死。反动军阀将袁诗荛等14位革命师生枪杀于成都下莲池,制造了震惊全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