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下古寺(含上古寺)

东方晴11个月前 (09-11)文化古迹115

崇州下古寺始建于唐代咸通甲申(864年),名常乐寺。宋代名翠围院。明蜀献王朱由椿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奏请敕赐“光严禅院”名,并赐一批文物。明末毁于兵燹,清初开始修复,康熙题写寺名,康熙十一年(1672年)大成殿落成。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建五观堂一院。宣统元年(1909年)弥勒殿修复。因寺历一千多年,群众呼为古寺,寺分上、下,故又有上、下寺之称。上寺及下寺部分建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改革开放后,恢复下寺观音殿,韦陀殿及上寺燃灯殿。下古寺主体建筑坐南朝北,中轴线上有弥勒殿、观音殿、韦陀殿、大雄殿及报本堂、客堂。纵向布局,层层递进,层层增高。上寺殿宇基础俨然,各级踏道由下而上,完好无损。中轴一线及左右侧院柱础星罗棋布,残柱尚存。右侧遗基后有唐代善思和尚骨塔,明代悟空禅师肉身塔等。

地址: 崇州市街子镇
年代: 唐,清

相关文章

杨遇春宫保府

杨遇春宫保府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崇阳镇。杨遇春号时斋,崇庆州白碾村人,乾隆44年中武举。1825年任陕甘总督,次年征剿英帝国主义支持的张格尔叛乱。道光13年晋封太子太保,崇庆州为其建造府第于州城上南...

邛崃什邡堂邛窑遗址

什邡堂邛窑遗址位于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邛窑创烧于隋,盛于唐,衰于宋。邛窑分布范围广,其中以什邡堂最为密集,是邛窑的代表。现有窑包十四个,总面积11万平方米。已发掘龙窑七座,出土文物一万多件。瓷器中不少...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商业街,为多棺合葬的土坑竖穴墓。墓坑长约30米,宽约21米,面积约600平方米。墓坑内现存14具船棺、独木棺葬具,其中大型葬具4具,长达10米以上,最大直径1.7米,...

崇州元通天主教堂

天主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此前,法国传教士来元通传教,徒众日多,教徒在法国神父的赞助下,主持建造两座教堂于场镇,一在丁家巷,一在今址。民国五年(1916年),崇州人掀起反洋教斗争,拆毁丁...

蒲江波尔洞摩崖造像

波尔洞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朝阳湖镇霖雨社区。该造像区系唐代摩崖造像,有造像7龛190尊。最尊贵者为二观音造像,高140厘米、肩宽40厘米、胸厚18厘米,保存完整,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古迹。另有咸...

金堂将军阁

将军阁位于赵镇十里社区十里大道258号。该建筑坐东向西,为民国童军长官邸,为民国时期典型建筑。上世纪90年代自成都学道街搬迁于此地。硬山式屋顶,5穿11檩5柱。面阔5间20.7米,进深3间15.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