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三学寺
三学寺位于三学寺村十组,坐东向西,原占地面积约1360平方米,四合院布局,现存正殿和厢房。梁存清康熙十一年(1672)题记。三学寺相传为“蜀中八仙”之一的李八百三次学道之地。隋唐时,山上建有延祥、广济、鸿教三寺,后改名为法海、普济、广济寺,加上前庵开照寺总称三学寺。明代初赐名为栖贤禅院,耗时五年在上寺后面修建有释尊无量万宝塔,明末寺院毁于战火,康熙22年(公元1683年)重修,三学寺均为三重殿宇,规模雄伟。解放后,佛教停止活动,动荡时期庙宇被毁。1993年11月6日重新开放。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法海寺、开照寺已成规模。法海寺恢复了释尊无量宝塔(八万四千塔),新建了天王殿、观音殿等,开照寺恢复了排坊、三门殿、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殿内塑有五百巴壁漂海罗汉)等,两寺的建筑风格古朴、庄严、宏伟、壮观。该寺对研究当时该区域的寺庙及宗教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地址: 成都市金堂县005乡道与天圣路交叉口西南约100米栖贤乡
年代: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