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石窟

东方晴11个月前 (09-14)文化古迹139

蒲江石窟包括飞仙阁摩崖造像和龙拖湾摩崖造像二处石窟。飞仙阁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西南朝阳湖镇,共92龛,造像777尊。其中北岸87龛,南岸5龛。最早造像为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唐代造像64龛491尊,主要有唐永昌元年(689年)所造瑞像龛、释迦、三世佛、华严三圣、弥勒、观音、千手观音、如意轮观音、地藏、天龙八部、胡人天王。五代造像17龛256尊,有一佛六菩萨、西方净土变等。清代造像11龛30尊,有南海观音、诃梨帝母等。龛形多为长方形,最大的造像为大佛坪8号龛,龛内雕高达6米的唐代弥勒佛。飞仙阁摩崖造像分布于西南丝绸之路古道上,以唐代为主,造像形态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题材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尤其是瑞像龛,是四川省年代最早的菩提瑞像。龙拖湾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鹤山镇蒲砚村古佛山,主要分布于龙拖湾、庵子岩、土地嘴、石马庵4处相邻的地点。龙拖湾在古佛山西麓,有南北朝至唐、宋造像10龛80尊,主要有西凉嘉兴元年(417年)摩崖题名碑1通、唐代观音像、释迦像、宋代释迦像。庵子岩在古佛山东麓,明代造像3龛34尊,为西方三圣,有明成化、嘉靖题记。土地嘴造像在庵子岩东北500米,唐代造像13龛,263尊。有千佛、弥勒佛、释迦佛、唐天宝题记。石马庵造像在庵子岩东1000米,造像共9龛91尊,其中唐代5龛81尊,千佛、释迦佛等,有唐会昌、大中、咸通、大顺等题记。清代造像4龛10尊,主尊分别为牛王菩萨、诃梨帝母、二郎神。龙拖湾摩崖造像,从南北朝到唐、宋、明、清各个时代造像都有,具有较高的历史、宗教和艺术价值。 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蒲江县西南朝阳湖镇
类别: 石窟寺或石刻
年代: 唐-清

相关文章

邛崃寺庙建筑群

邛崃寺庙建筑群包括石笋寺、兴福寺和永乐寺三座寺庙。其中石笋寺始建于唐,名“七佛寺”,明代称“石笋寺”,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石笋寺现存大殿部分,坐东朝西,为单檐庑殿式穿斗木结构,建筑面积200...

大邑佛子岩摩崖造像

佛子岩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明代造像,造像开凿在高5米,宽15米的红色砂岩崖壁上,坐南向北,现存5龛,造像16尊,龛形制为矩形敞口平顶。1、2号龛高3米,深0.2米,龛内刻弥勒佛、西方...

大邑新场川王宫

新场川王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始建于明代,后毁弃,1926年重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253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由山门、张飞殿、川王宫、关羽殿、刘备殿、三清殿和左右厢房等组成,共有房...

成都正科甲巷唐宋遗址

正科甲巷唐宋遗址位于锦江区正科甲巷,2014年,成都市考古所在对科甲巷一医院旧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唐宋时期街坊遗址。清理出房屋11座,排水渠(沟)12条,道路2条,灶3个,水井2口,再次佐证了千年前春...

邛崃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在我国古代川、滇、藏地区发挥过重要的联系作用,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和多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部分路段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茶马古道成都段现保存有三条:...

邛崃石窟

邛崃石窟包括石笋山、磐陀寺和花置寺三处石窟。造像活动从唐延续到宋。石笋山始凿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有佛龛33个,造像1195尊;主要有释迦佛、阿弥陀佛、三佛、千手观音、毗沙天王、净土变和观音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