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大佛寺摩崖造像

东方晴11个月前 (09-14)文化古迹111

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根据造像风格可判断时代大多在唐代,也有清代造像。原来此处有古寺,寺前古道依稀可见。现存造像主要分布于寺后南北走向的山崖上。可分为两个区域。一为崖壁东部的大佛区,另一处是位于崖壁西部的千佛崖。大佛区造像可编为1—4号龛,均坐南朝北,根据风格可推知,1、2号龛的时代大约在唐,3号龛未刻成,4号龛为清代造像。千佛崖造像可编为5—17号,龛像均坐东向西,时代大约为唐代。造像题材主要为弥勒坐像,地藏立像,观音立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等等。此处以1号和12号龛为代表进行介绍。1号龛为马蹄形大佛龛,外龛残高6.25米,宽3.2米,进深2.15米。龛中造一尊弥勒大佛坐像,螺髻,面相丰圆,披双领下垂式衣,内着僧袛支,胸下系带,左手扶膝盖,右手施与愿印。大佛高525米,肩宽1.62米,头高1.15米,胸厚0.56米。大佛龛左右后壁续刻了许多附龛。12号龛位于千佛崖中部,龛内刻有6排52尊佛像坐于仰莲台上,中间雕阿弥陀佛立像,合为53佛。龛口上方左右侧各刻一尊像立于云端。龛口左侧雕菩萨像一尊立于云端,右侧雕弟子立像。 2007年,公布为第七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梨山村5组,位于蒲江至中兴场公路的南面。
类别: 石窟寺或石刻
年代: 隋、清

相关文章

金堂小凤街50号民居

小凤街50号民居坐东朝西,系民国时期陈氏乡长住所,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建筑为穿斗结构,单檐悬山屋顶,小青瓦覆盖。由前堂、正堂、南北厢房、戏台组成。该宅厅阁结合,内有戏台,左右厢房及观景台,...

成都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是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成都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9月15日,先后经历成都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都市文物管理处、成都市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院几个发展...

成都新都杨升庵祠及桂湖

杨升庵祠及桂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始建于初唐,隋代时名“南亭”,宋代更名为“新都驿”,明代正德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杨慎(号升庵)在驿馆内沿湖广植桂树,并改名为“桂湖”。现桂湖园林完整保存了秦汉时期“...

蒲江太清观摩崖造像

太清观,创于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现存凌虚阁、三清殿、斗姆殿、群贤殿等建筑。藏有北宋雍熙年间天宝台石刻、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主持吴无道碑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培修碑记、嘉庆十五年...

成都龙泉驿石经寺

石经寺,唐时建殿,初具寺庙规模,明代湖北高僧楚山晚年驻锡于此。天顺年间,蜀和王定王出金增修寺庙,因名“天成寺”。清代乾隆三十二年简州牧宋诗仁送石刻《金刚般若多罗密多心经》一部,因以更名曰“石经寺”,经...

成都广都城遗址

广都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华阳街道。遗址分布面积约30000平方米。 1998年,双流县文管所配合成都市考古队(李明斌等人)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发现了大量唐宋时期的窑址、路面、灰坑、墓葬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