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东方晴8个月前 (09-14)文化古迹65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包括位于新津县的宝墩古城址、郫县的郫县古城址、温江区的鱼凫古城址、都江堰市的芒城古城址、崇州市的双河古城址和紫竹古城址等,是迄今所知我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左右。上述城址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考古调查时相继发现。发现有用于防御的高耸城墙、礼仪性大房址、干栏式建筑、木骨或竹骨泥墙房址、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和种类多样的灰坑,出土了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和装饰精美的陶器。这些古城址建筑技术相同,文化性质单一,是宝墩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宝墩古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达60万平方米。郫县古城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平面也呈长方形,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城址中部发现有面积达550平方米的礼仪性建筑。鱼凫古城,平面呈六边形,面积40万平方米。芒城古城,为内外双圈城墙,内外城墙间有壕沟,面积11万平方米。双河古城、紫竹古城,其平面也均呈长方形,面积分别为11万平方米、20万平方米。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是四川考古学上一次全新的发现和突破。对于建立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探索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982年、2001年,分别公布为全国第二、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
类别: 古遗址
年代: 新石器时代

相关文章

成都正通顺街双眼井

正通顺街双眼井原在新开寺之内,始建年代不详。井北侧为巴金故居——李家大院。1987年10月1日,巴金最后一次回成都时曾说:“只要双眼井还在,我就可以找到旧时代的脚印”。该井分两眼,深8米,井眼直径0....

成都龙泉驿田氏支祠

田氏支祠原在龙泉镇中街,因旧城改造原貌搬迁于沿山路。田氏支祠原为国民党29军军长、四川主要军阀之一田颂尧修建的家祠。始建于民国年间,原址占地面1497.4平方米。田氏支祠于1999年搬迁到龙泉镇沿山路...

邛崃南宝炼铁炉

南宝炼铁炉建于1958年,现仅存一个,其余皆毁。炼铁炉平面方形,为卵石和红砂石砌筑,底侧四面设圆拱形投柴孔,炉身为不规则锥形,平顶,内中空。地址: 邛崃市南宝乡类别: 近现代重要史...

成都青白江大同镇文澜堤

文澜堤又称顺水一道桥,始建于汉代,历代皆有维修,清乾隆年间黄仲尧重修,嘉庆十四年(1809年)金堂县令谢帷杰再次维修,至今完好。该桥东西走向,石结构,无孔堤式长桥,长57.3米,宽2.7米,高3.4米...

都江堰青城山建福宫

青城山建福宫为青城山道教主要宫观之一。始建于唐,称丈人观。南宋淳熙二年范成大奏请改为今名,宝祐间毁于地震引发的滑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建筑群布置在清溪沟侧一台地上、依地势由东向西纵向展开...

邛崃平乐李家大院

该大院由大院和造纸作坊两部分组成。李家大院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现存建筑占地总面积4534平方米,由三个院落构成。主要建筑为悬山式穿斗抬梁木结构,建筑基础全部采用红砂石构筑,房屋雕刻装饰精美,故事情节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