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博物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品文物保护,先后被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以及“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乙级资质”和“可移动文物修复二级资质”。与四川省图书馆合作,成立了古籍联合修复室,开展了四川省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的申报工作。除修复本馆藏品外,已展开馆外文物的修复工作。建立藏品数据库,于2008年被成都市文化局评为“2007年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完成诗史堂、柴门、杜陵春、塔院等文物建筑灾后维修工作;万卷楼文物库房维修和新库房土建工程已完成。重视古树名木保护,馆区部分古楠已连续多年开花结籽,并成活了部分实生苗,且具有自繁能力。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8:00;五至十月周末:9:00-20:00;闭馆前一小时停止售票
联系电话: 028-68921800
详细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