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晴 管理员
暂无介绍
718 篇文章 0 次评论葫芦丝构造
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整个葫芦做气室,葫芦底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
葫芦丝简介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常...
唢呐代表曲目
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1953年春,由山东省菏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后来唢呐名家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
唢呐演奏技巧
音域音色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惯用手不同者可换左右),以控制音高。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
唢呐基本构造
唢呐由哨片(哨子)、气盘、芯子(有的地方叫笛针)、唢呐杆和唢呐碗五部分构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
唢呐历史
公元3世纪,唢呐由东欧、西亚一带传入中国。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
唢呐简介
唢呐,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我国,是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使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已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
扬琴保养方法
在民族乐器中,扬琴是一种既精致而又较脆弱的乐器,经不起摔压磕碰,因此对扬琴的维护保养十分重要。使用前先校音,使用后作好防尘;平时注意保持琴的清洁,装卸抬(运输)时注意磕碰、注意防晒、防雨、防潮、防尘;...
扬琴选购方法
一台合格的扬琴,在质量上应达到如下要求:外观油漆光亮,均匀,漆色一致,无挂漆及明显气泡;琴身两头端正,对称,各部位胶结牢固,无缝隙;音色清脆,圆润,余音较长,可以运用多种击弦技巧。优质扬琴面板选用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