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著名秦腔演员薛学慧

东方晴5年前 (2020-10-20)戏曲1788

    薛学慧主攻花旦、刀马旦,文武戏样样行。父亲薛庆华、母亲张燕都是秦腔名角。

    薛学慧父母都是秦腔演员,为了给自己的事业找一个接班人,他们在四个女儿中留意了很久。老大老二没赶上好时光,四女儿虽然身体良好,但有些偏胖,所以,三女儿学慧就成了父母眼中的指导对象。

  母亲张燕一直夸薛学慧有悟性,在女儿4、5岁的时候她就经常跟母亲外出演出。学慧很细心,母亲在台上唱,她就在台下看,回来后,学慧基本上就能唱出先前的戏来。条件再好,没有悟性是万万不行的,学慧可能就是一块唱秦腔的料,所以自幼她就少了很多同龄人应有的童年快乐。

  学慧师承于家教,母亲教文,父亲教武,由于家里是秦腔世家,所以,父亲常给学慧练私功。每次学慧都被父亲关在一个房子里练腰腿功,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前的“老虎凳”她都上过,把脚固定在板凳上,一点一点地往上抬腿,那罪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受了的。母亲有一次给父女俩送饭,看到学慧痛得在哭,母亲很心疼,就跟父亲说别让孩子练了,可父亲还是坚持了下来。原来学慧不理解父亲,她总认为父亲心狠,可长大后,她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也明白了父亲的一片苦心。

    王老先生是秦腔迷,在秦腔界里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评论家。在他眼里学慧是一个真正搞艺术的人。“现在戏曲正处在一个不景气的发展时段,很多演员跑场子挣外快,可是学慧从来不去,因为她觉得秦腔是一门艺术,真正能让秦腔发光发热的地方是舞台。舞台要求一个演员态度要严肃、动作要严谨,如果在外面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在舞台上再想正规起来就不容易了。而学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很多人不理解薛学慧的做法,认为她耍大牌,摆架子,现在圈里人有这样的说法“薛学慧,请不动”,对这样的误解,王老先生介绍说,学慧一般都是一笑而过,她认为演员始终要保持一种舞台上的神秘感和严肃感,如果什么都是轻率行事,那艺术就无法提及了。

  在易俗社,学慧有一个“活电脑”的外号,因为她记性特别好,什么台词都能记住,所以同事如果谁忘了台词,大家都会跟他说“去问学慧去”。学慧很多戏是听会的,看会的,1996年,在甘肃演《三滴血》时,主角突然生病了,导演就临时派学慧顶替,在之前学慧从没演过这出戏,导演给她剧本,她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把台词全部背会,成功救场。平时的积累才能使她临危不乱,薛学慧就是这样锻炼的。

    刚开始学戏的时候,她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对秦腔并没有多深的概念,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爱上了秦腔,而且秦腔已经成为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学慧认为戏里戏外都一样,存在很多悲欢离合,其实戏上就是世上。有时她也羡慕别人的高质量生活,可那只是一时的思想波动,当她一上舞台,眼里就只有秦腔了。

  学慧结婚较晚,32岁才步入婚姻殿堂,丈夫对自己的事业非常支持,现在二人还没有孩子。为了事业为了演出有两次怀孕学慧都放弃了。现在学慧执着于秦腔,她要为了一生最爱而永远的站在自己心爱的舞台上。


相关文章

秦腔二堂舍子选段唱词

秦腔《二堂舍子》选段刘彦昌[苦音二六]刘彦昌哭得两泪汪,怀抱上娇儿小沉香,官宅内不是你亲生母,你母是华岳三娘娘,自从那年王开选,为父我投考奔帝邦,闻听你母多灵验,华岳庙抽签问吉祥,连抽三签无上下,将诗...

秦腔生死牌剧本唱词

秦腔《生死牌》剧本唱词人物表:黄伯贤 须生 黄秀兰 闺阁旦王玉环 小旦 蒋秋萍 小  旦王志坚 须生 张  氏 正  旦贺总兵 花脸 贺三郎 丑  角家&nbs...

秦腔丑角小戏捉鹌鹑简介

《捉鹌鹑》:秦腔丑角小戏。刘三好斗鹌鹑,成天把时间和精力都耗在鹌鹑上,其妻劝其放弃这一无益嗜好,改学正经营生,刘三却不以为然,向其妻大肆渲染逮鹌鹑、养鹌鹑、斗鹌鹑的好处和乐趣,令其妻也忍俊不禁,无可奈...

秦腔琴簪记剧情介绍

秦腔《琴簪记》新编秦腔历史本戏。王鹏年编剧。1980年陕西省黄陵县人民剧团首演。廉仲全、李凤云、郑淑玲、刘振权、孙秀英、巨厚礼等演出,小生、小旦唱、做并重戏。演述唐武宗会昌五年,学士周龙与舅父赵员外之...

李文宇

李文宇(1925——1982),秦腔导演、演员。母早丧,父经商。正上小学时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招为演员。在剧团年龄最小,活泼、机灵,生活中常带戏剧性,逗得人们啼笑皆非,忍俊不止。扮相俊美,表演有神,主...

秦腔青蛇传剧情介绍

秦腔《青蛇传》秦腔传统本戏。西路秦腔剧目。甘肃省图书馆藏甘肃省秦剧团口述秦腔抄录本。小生、武旦、净唱、做、打并重戏。演述白蛇被镇雷峰塔,青蛇也被锁在七宝池铁柱之上。十六年后,青蛇断锁脱身,重返人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