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阎振俗

东方晴5年前 (2020-10-29)戏曲394

阎振俗(1918——1990),秦腔演员。工丑行。自幼家贫,11岁入西安易俗社学艺。先学须生,后因嗓子倒仓,改习丑行。1935年后,陆续辗转入蒲城竞存社、陪风社,西安正艺社,国民党22军剧团、17军猛进剧团。1948年回家务农,做小本生意。解放后,参加三原明正社,又随团并入咸阳专区文工团,后转入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又随团并入陕西省戏曲剧院。少时聪明过人,很快随从启蒙老师高天喜学会《新审判》、《劝新郎》、《看女》、《小姑贤》等戏。既演官衣方巾丑,又演彩旦浪子旦,表演独特,不落俗套。演出的剧目众多,主要有《两颗铃》、《李双双》、《夺印》、《练印》、《刘巧儿》、《十五贯》、《连升三级》、《屈原》、《法门寺》、《周任回府》等。代表剧目为《杨三小》、《教学》、《看病》、《打城隍》等。其表演特点幽默而严肃,冷峻而热烈。嘴上功夫颇佳,带有须生念白的功底。讲究运用突出的外形特点表现人物的个性。所演《两颗铃》中的少将特务103 ,《夺印》中的陈景宜,《刘巧儿》中的王寿昌,虽都走跛子步,但各不相同,有的是用“栽蹄跛”,有的是用“提跨跛”等。为了演好103伪装卖烧鸡、熟悉生活、掌握人物性格和语言,他拜西安一位卖烧鸡的老者为师;为了练好跛脚,他与骨科大夫交上了朋友。排练《十五贯》时,专门买了只小白鼠,细心观察其习性和动作,从而启发了他用手、眼、腿、脚的小动作来刻画人物,塑造了一个浑身鼠气的娄阿鼠。他演《窦娥冤》中的张驴儿,运用了稍子功的技巧,这在丑行表演中是很独到的。他演的许多角色所用的道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并有新的创造。如《教学》一剧,他做一副能上下摆动的发辫子,增强了演出效果。录制的盒式录音带有《教学》、《杨三小》、《看病》等,在音像市场十分畅销。只要一放他的戏,听者三五成群,驻足不前,有人赞曰:“随便抓哏,形象古怪,思想机智,滑稽可爱。”他聪明好学,随机应变。平日善于观察时俗环境,编演了反映土改、抗美援朝、新婚姻法等内容的快板剧。并制作了许多奇形怪状的花盆、手杖、小凳、烟灰缸、衣架等根雕艺术品,上面雕刻着各种动物图案,有的奋蹄奔驰,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展翅翱翔……这些都是他的灵感所为,以便更好地充实自己的舞台表演艺术想象。他曾荣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1960年与人合作编写的《送猪》获剧本、导演一等奖。1980年退休。仍然应酬各种艺术活动,舞台演出亦很频繁。他幽默风趣,乐观豁达,即使在生命弥留之际,仍然以达观之态留下遗命诗:“年过七十是大寿,儿女孙子全都有,工资虽少将就够,清贫生活佛开口,地球本是一堆土,有来有往是轮流,如果来了都不走,压扁地球没处蹴。”曾任陕西省秦腔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民盟会员,陕西省剧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著名秦腔丑角演员汤涤俗

汤涤俗(1900——1967)民国时期著名秦腔丑角,陕西扶风绛账人。陕西易俗社第在期学生,师承聂大少、工丑兼彩旦。代表剧目有《白先生看病》、《草卦骗人》、《枯杨枯》等。他在《大孝传》中塑造的鼙叟、《颐...

秦腔黄金印剧情介绍

秦腔《黄金印》又名《六国封相》、《苏秦拜相》、《悬梁锥股》、《苏秦献策》、《金印记》等。秦腔传统本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四川、云南等梆子戏有同目。须生...

秦腔刺蚌选段唱词

(花音带板)为娘亲哪顾得身躯薄命身背着这青锋海底潜行又只见 众海族纷纷成阵似蛟螭 似鱼鳖异状奇形猛抬头又只见灵光射影纵身躯向前去细看分明观见那边有一巨蚌身怀宝珠明光闪闪我不免取下宝珠为母治病也不枉我下...

秦腔皇甫谧剧情介绍

秦腔《皇甫谧》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徐乃平编剧。甘肃省灵台县秦剧团首演。徐乃平导演。冯琳作曲。舞美方群。陈拴昌、曹军、宏忠、杨平等演出。生、旦唱、做并重戏。演述皇甫谧经历重重困难终成为华夏针灸之祖,著立《...

秦腔文王访贤剧情介绍

秦腔《文王访贤》又名《渭水河》、《拓公钓鱼》、《夜梦飞熊》、《八百八年》等。甘肃省图书馆藏张艮根口述抄录本。吐耀罅石、做并重戏。清咸丰至民国年间各地秦腔诲常乳事出《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第十五、...

秦腔剧目宝莲灯简介

一个耳熟能详之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故事讲述书生刘彦昌巧遇落入凡间的圣母三娘,二人一见钟情,结下一段仙凡姻缘。但因与二郎神结怨,屡遭迫害,二郎神企图结果刘彦昌性命,幸得灵芝仙姑相救,安排刘彦昌与儿子沉香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