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秦腔琴师荆生彦

东方晴5年前 (2020-10-29)戏曲613

荆生彦(1913--1960)  秦腔琴师。原名生炎,字香亭,西安市人。出身民间音乐世家,兄妹五人,排行最小。自幼聪颖过人。8岁时父荆贵荃为徒弟教授《五更愁》(秦腔曲牌名)等曲子,学者几忘其调,荆生彦却在旁背诵如流,父亲嗔怪其不务正业。由于当时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其父决意供他读书,以改门庭。但生彦却对民乐有着特殊的爱好和天赋,常背着家人偷练胡琴。一日,其父归家忽闻琴声,旋律音色甚美,寻声至柴房,见是生彦,一时爱怨交加,随决计传艺。生彦13岁时吹拉弹唱,文武场面无所不能。十八九岁时,在艺坛声誉日隆。30年代,加入西安正俗社,与李正敏等人搭档,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与鼓师、胞兄荆永福默契配合,互补长短。他的板胡演奏音质纯净,声色优美,刚柔并济,清晰鲜明,与唱腔水乳交融,和角色配合得当。为青衣、花旦伴奏,清新优美,柔中有刚;为须生、花脸伴奏,气派雄厚,刚劲有力。人们誉之为“清晰宏亮,得心应手,刚柔并济,滴水不漏”。1935年中国百代唱片公司为李正敏录制的《探窑》、《赶坡》、《二度梅》等戏的8张唱片,均由荆生彦操琴,从而名声大震,蜚誉秦中。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对板胡经过反复研究和改进,改变了板胡的形状,丰富了弓法和指法,使之成为秦腔的主奏乐器。他取掉了板胡壳子上的后花窗,增强了共鸣。将原大壳、短杆、粗弓、低腰码改成小壳、长杆、细长弓、高腰码,将二弦换成老弦,使音域加宽,音色宏亮清脆。在演奏上,增加了换把,创造了“掘弓”、“垫弓”、“抽弓”、“搂弦”等技法。突出了板胡的火暴、浑厚、高昂等特点,为秦腔板胡的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西北野战军文工团,1952年入西北戏曲研究院。除参加演出外,还先后参加了《游西湖》、《白蛇传》、《窦娥冤》、《赵氏孤儿》、《火焰驹》等戏的音乐唱腔设计,创造性地使用了秦腔老曲牌,摒弃了老调唱腔中的陈旧虚字,大胆吸收民间音乐及其他剧种的旋律,丰富了秦腔音乐。如在《白蛇传·游湖借伞》一折的二六板对唱中揉进了民间音乐“一朵鲜花”的乐段,增强了演出效果,吻合剧情,新颖别致。再如他将濒临失传的“苦音大开头”,经过加工发挥,成功地用在戏曲影片《火焰驹》的音乐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游西湖》的音乐中,巧妙地把民间音乐曲牌“大开门”和秦腔欢音慢板“二开头”有机地衔接起来,创作出一套较完整的既有幕前曲,又有唱腔板头,而且是秦腔舞台上出现的第一首启幕曲,取代了以往的击乐开场,成功地表现了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的场景气氛和欢乐明快的舞台节奏,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并获得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奖状,《游西湖》音乐获演奏奖。正当他在艺术上施展才华之时,无情的病魔却攫取了他的生命,时年47岁。

相关文章

秦腔收朱亮祖剧情介绍

秦腔《收朱亮祖》秦腔传统折子戏。出自本戏《破宁国》。各路秦腔常演。山西蒲州梆子有同目。须生、净角唱、做、打并重戏。演述元朝大臣朱亮祖屡遭丞相哈马陷害,被贬至宁国府。时,朱元璋遣徐达攻宁国,常遇春力战朱...

秦腔剧目仇荐简介

《仇荐》剧情介绍: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卿,中军尉祁奚,代君立法,颁下宵禁榜文,不料祁文日间游猎,宵夜归来不顾城卫劝阻,闯关夺门,射死射伤守城兵士,城尉解狐刚正不阿,命杖责祁父,祁父羞怒致死,祁奚明辨是...

秦腔开国图剧情介绍

秦腔《开国图》又名《黑逼宫》、《楚仲逼宫》等。秦腔传统本戏。生、净唱、做并重戏。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陕西、甘肃秦腔班社常演。陇上名净福庆子、陈明德等代表剧目之一。事出《封神演义》第一回,情节略异。演述约公...

秦腔苑子山剧情介绍

秦腔《苑子山》又名《泼月洞》、《捉黄狼》、《万紫山》、《猪八戒智激美猴王》等。秦腔传统本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王茂才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李中郎口述秦腔抄录本。中路、西路秦腔常演。生、区做、打...

秦腔管鲍分金剧情介绍

秦腔《管鲍分金》新编秦腔历史小戏。孙仁玉编剧。陕西易俗社首演。生角唱、做并重戏。事出《史记·管晏列传》、《东周列国志》第十五同。演述齐国鲍叔屮j管仲为友共从商,鲍得利两千,管得利四百,鲍因管家贫,欲平...

秦腔剧目三世仇简介

《三世仇》:秦腔现代戏,柳滨、瑞檀根据虞棘同名歌剧改编。解放前,王家庄地主、伪联保主任活剥皮横行乡里,鱼肉人民,为了抢占贫农王老五一块土地,施用种种手段残害王一家。王老五被诬陷入狱,惨遭杀害。王的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