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正敏

东方晴5年前 (2020-10-29)戏曲1053

李正敏(1915—1973)民国时期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工青衣。陕西西安人(祖籍是陕西省长安县),原名正堂,字艺华。1927年12岁入“正俗社”学艺,拜高登岳、党甘亭为师,习小旦、正旦。勤奋好学,不墨守成规。嗓音条件极佳,唱腔清脆圆润,刚柔相济。不到三月,首演折子《审余宽》便获成功,一鸣惊人。随后又以《断桥》《祭江》等戏赢得观众和戏剧界同行好评,从此就成为“正俗社”的台柱演员,也成为西安剧坛的名角。1930年前后,是李正敏的全盛时期,正为封玉模所说:“李之长在唱,彼时正嗓音完整,精神饱满,兼善运用,虽大段亦一气呵成,耳音为之一快”。(《陕西四年来的戏剧》)《五典坡》《白玉钿》《二度梅》《玉堂春》《白蛇传》本来戏都脍炙人口,久演不衰。尤其是前三本戏,被人誉为“李氏在部曲”,一直流传至今,家喻户晓。当时有人在报上评论说:“五、六年来,袒无虚席。第出一新戏。更为轰动西安,*声秦陇,此虽比之梅(兰芳)氏,亦无逊色”。1935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他灌制了《控窑》《赶坡》《三击掌》《二度梅》《白玉钿》《走雪》《断桥》《黛玉葬花》等虽片。每集唱片的解说词上都冠有“秦腔正宗李正敏唱”的介绍,从此“秦腔正宗”之誉名满全国。1936年他脱离“正俗社”,自组“正义社”并任社长,率班辗转于关中各县和陇地山城。由于他“秦腔正常”的盛名,到处学到欢迎、演出昌隆。他和薛再平联手在西安组织“敏平戏剧研究社”(简称“敏平社”或“敏社”)。对他的唱腔被称为“敏腔”。在旧社会里随着社会的动乱,政治的黑暗和经济的压迫,他的剧社经营越来越困难,到了1948年竟到难以维持。终于连同亲手培养的一班学生忍泪转让他人。自己随处搭班维持生计。1949年5月西安解放,他参加了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队第二队,部队西进时,他自己离职,后任朝邑剧团团长。1952年被调入西北演出团,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同年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任演员训练班主任,二团团长。1955年被评为陕西省人大代表,同年还出席了省“群英会”。1973年12月12日逝世,终年58岁。

李正敏一生从艺有46年的历史,但自1949年以后他基本脱离了舞台、在舞台上的演艺生涯不过二十余年。在二十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他塑造了众多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尤其在《五典坡》里塑造的王宝钏,更为深入与李正敏联系起来。在《探窑》中“老娘不必泪纷纷”的唱段,可以说妇女皆知,人人会唱,民为“敏腔”的代表唱腔。他的“敏腔”是他与琴师、鼓师相结合,在继承先辈传统为唱腔艺术基础上,博采众长大腔革新的产生物。不论生、旦,只要有长处,能吸收的,他都缌琢磨,探索推敲,溶化在自己的唱腔之中。像党甘亭、陈雨农、杨金声、王文鹏、和家彦等老一辈艺人对他的唱腔形成都有过影响,即使同辈演员为苏哲民、苏牖民、李正华、屈艺华等人的演出,他也是经常观摩,取人之长,排己之我,不断丰富自己的唱腔。他从不不生搬硬套,总是结合自己实际和角色的需要,经过探索和溶化,创造出新腔,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的声腔艺术。在他亲授弟子中,杨风兰、张惠霞等人可说谓“敏腔"艺人的优秀传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戏曲志·陕西卷》《陕西省戏剧志》均为李正敏设有专门条目和传纪。


相关文章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华启民

华启民(1911-1990)著名表演艺术家,秦腔名老艺人。主工花脸。表演雄浑、凝重。唱功、做功俱佳,身段工架凝练、沉稳,铜锤、架子花脸两门抱。戏路宽,表演全面。传统戏、现代戏皆能。演出剧目七、八十本(...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阎更平

阎更平(1918-1982),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12岁入平凉平乐学社学艺,师承刘易平,工须生兼演老生。出科后先后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搭班演出,1955年参加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黑白不挡,文武皆能。在...

秦腔大郑宫剧情介绍

秦腔《大郑宫》又名《甘泉宫》、《秦始皇搜宫》、《大黄逼宫》等。秦腔传统本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口述秦腔抄录本。小生、旦、二净唱、做并重戏。事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史...

秦腔剧目探阴山简介

《探阴山》剧情简介:宋仁宗大放花灯,与民同乐。有女子柳金蝉随家人逛灯中途失散,踽踽独行,被无赖李保诱至家中,逼死,移尸颜查散门首卸祸。地方不察,逮颜查散于案。包拯审问时,颜查散极口呼冤。包拯以颜查散书...

秦腔三顾茅庐剧情介绍

秦腔《三顾茅庐》又名《卧龙岗》、《三请贤》等。秦腔传统本戏。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清嘉庆古钟有铸目,甘肃省图书馆藏汪树存收藏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各路秦...

张云

张云(1920—1999),陕西洛川县人。1938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任演员、编导。曾担任西北戏曲实验学校校长,出席过全国首届文代会并被选为主席团委员。先后主演《回关东》、《那台刘》、《中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