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秦腔著名须生王文鹏

东方晴5年前 (2020-10-29)戏曲872

    王文鹏(1884—1953)民国时期秦腔著名须生。陕西长安县黄良镇人,乳名双喜子。十岁起入私塾读书五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六岁时入县安县马台镇鸿“泰科班”学戏,习老旦兼小丑。光绪二十九年,搭“四川红”吴正商的戏班,在各地流动演出。王文鹏自动声音洪亮,唱工颇佳,又有虚心好学,觉得班内同行爱戴。该班须生赖赖因患严重胃病经常辍演,王文鹏便代替演出。时间越长,学戏日多,且又受观众欢迎,索性就改唱须生。民国五年(1916)搭入“长庆社”(后改“三意”),他的拿手戏《葫芦峪》等深受观众观众欢迎,上座甚佳,逐渐成为该社的须生台柱。兰州戏班慕其名,邀请去与十二红(旦)麻子红(郗德育,须生)刘金荣(生)陈镜民(旦)等同台献艺,轰动兰州。此后,他便经常去兰州演出。在他出外演出期间,三意社不忘他对该社的贡献,仍按月供养他在西安的家属,给予关怀照顾。而他也感激三意社的恩情,每回西安必然仍在三意社搭班演出。

    王文鹏久走江湖,能戏甚多,一生能演六十余本戏,最拿手的戏有《葫芦峪》《洪羊峪》《五子魁》《金沙滩》《俘金牌》《辕门斩子》等久负盛名。尤其是《辕门》和《葫芦峪》中的几大板唱腔,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民谚有“双喜子活孔明,古往今来再不能”。封至模评论说:“适首大板乱弹,或撂板,耍腔的地方,确能给人以淋漓尽致,轻松愉快的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他十分关怀,1950年西北文化部派专人对他慰问,并多次赠送慰问金。他自己虽精神不佳,气喘难支。但为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鼓起劲来争取登台演出。1951年夏季,为了保留他的艺术,对他的《辕门斩子》《金沙滩》《葫芦峪》作了录音。1953年去逝,享年七十岁。


相关文章

秦腔剧目太君辞朝简介

《太君辞朝》又名《长寿星》,《黄花国》。仁宗(赵祯)时,黄花国反,杨家三代多已丧亡,余太君率府中诸女媳前往征讨,得胜回朝,因男丁多殁,只遗曾孙杨藩,乃告老辞朝,仁宗慰留不得,乃率百官饯送回里。...

李应真

李应真(1937—1971),秦腔女演员、工青衣兼闺阁旦、花旦。自幼父母双亡,随兄度日。1948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曾有人回忆当时招收她的印象:虽衣衫褴褛,但难掩其天生丽质;白皙的脸庞透出一袭灵...

秦腔剧目钟馗嫁妹简介

《钟馗嫁妹》剧情简介:穷书生钟馗在赴考途中为救杜平遭恶鬼毁容。大比之后杨国松对钟馗针贬朝政、抨击时弊的试卷心怀不满,故在殿试之中以钟馗貌丑为由对其百般刁难和压制。刚烈的钟馗不屈狂暴,愤然撞柱身亡。好友...

秦腔火烧赤壁剧情介绍

秦腔《火烧赤壁》又名《三国志》、《群英会》、《借东风》、《火攻计膳。秦腔传统本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各路秦腔常演。各路梆子戏有同目。小生、须生、大净、文丑、武生唱、做并重戏。事出《资治...

秦腔剧目母子恨简介

《母子恨》:秦腔剧目。亦名《忤逆坟》。元末明初,忤逆子王进,由于母亲溺爱和坏人引诱,沦为市井无赖。后气死父亲,弃母而投军。王母刘淑英无奈讨饭寻儿,已为将军的王进不认生母,竟命人役将母亲赶走。刘淑英悲愤...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宋百存

    宋百存,男,汉族,秦腔表演艺术家。1948年出生于陕西省篮田县。其自幼喜爱文艺,于1960年考入西安易俗社第十五期专科班,师承花脸大王李可易先生为师,主功花脸。就职于西安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