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秦腔著名须生王文鹏

东方晴5年前 (2020-10-29)戏曲828

    王文鹏(1884—1953)民国时期秦腔著名须生。陕西长安县黄良镇人,乳名双喜子。十岁起入私塾读书五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六岁时入县安县马台镇鸿“泰科班”学戏,习老旦兼小丑。光绪二十九年,搭“四川红”吴正商的戏班,在各地流动演出。王文鹏自动声音洪亮,唱工颇佳,又有虚心好学,觉得班内同行爱戴。该班须生赖赖因患严重胃病经常辍演,王文鹏便代替演出。时间越长,学戏日多,且又受观众欢迎,索性就改唱须生。民国五年(1916)搭入“长庆社”(后改“三意”),他的拿手戏《葫芦峪》等深受观众观众欢迎,上座甚佳,逐渐成为该社的须生台柱。兰州戏班慕其名,邀请去与十二红(旦)麻子红(郗德育,须生)刘金荣(生)陈镜民(旦)等同台献艺,轰动兰州。此后,他便经常去兰州演出。在他出外演出期间,三意社不忘他对该社的贡献,仍按月供养他在西安的家属,给予关怀照顾。而他也感激三意社的恩情,每回西安必然仍在三意社搭班演出。

    王文鹏久走江湖,能戏甚多,一生能演六十余本戏,最拿手的戏有《葫芦峪》《洪羊峪》《五子魁》《金沙滩》《俘金牌》《辕门斩子》等久负盛名。尤其是《辕门》和《葫芦峪》中的几大板唱腔,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民谚有“双喜子活孔明,古往今来再不能”。封至模评论说:“适首大板乱弹,或撂板,耍腔的地方,确能给人以淋漓尽致,轻松愉快的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他十分关怀,1950年西北文化部派专人对他慰问,并多次赠送慰问金。他自己虽精神不佳,气喘难支。但为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鼓起劲来争取登台演出。1951年夏季,为了保留他的艺术,对他的《辕门斩子》《金沙滩》《葫芦峪》作了录音。1953年去逝,享年七十岁。


相关文章

秦腔剧目清风明月简介

《清风明月》:秦腔剧目。剧情介绍:明代永乐年间,江南才子吴明月新任宁夏中卫县令,原县令贾世兴贪赃枉法、巧取豪夺,一方百姓苦不堪言,而贾世兴却攀升为灵州知府。吴明月到任后不畏权贵智斗恶势、为民除害、兴办...

秦腔电视剧太子调包记简介

秦腔电视剧《太子调包记》讲述了宋真宗年间发生在宫廷内的一个忠奸善恶的故事,在三秦大地久演不衰,其曲折的剧情、优美的唱腔,以及《换妆盒》《拷寇》等名折深深打动无数戏迷。由央视投资拍摄的秦腔电视剧《太子调...

张云

张云(1920—1999),陕西洛川县人。1938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任演员、编导。曾担任西北戏曲实验学校校长,出席过全国首届文代会并被选为主席团委员。先后主演《回关东》、《那台刘》、《中国魂》...

秦腔剧目陈三两告状简介

《陈三两告状》,秦腔剧目。剧情介绍:明代进士李九经被奸臣害死,留下儿女淑萍和凤鸣,淑萍为葬埋父亲和教养弟弟,卖身沦为妓女,从此姐弟失散,淑萍入妓院后改姓陈,她博学多才,每篇文章可卖三两银子,故名陈三两...

秦腔泛金的黄土地剧情介绍

秦腔《泛金的黄土地》秦腔现代本戏。李应魁、张万红、杜建军编剧。2006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剧团首演。导演党小平。音乐设计杨长春。舞美赵鹤林。王世林、李亚斌、毛玲、张小侠等演出。该剧以定西市发展洋芋产业为素...

秦腔剧目二堂舍子简介

剧情:沉香与弟秋儿在南学读书,失手打死秦官保,归告父亲刘彦昌。兄弟争认行凶,彦昌与妻王桂英共同责问:先是王袒护亲子秋儿,被刘责备;后怜沉香无母,乃舍秋儿抵罪,放走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