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秦腔著名须生王文鹏

东方晴5年前 (2020-10-29)戏曲841

    王文鹏(1884—1953)民国时期秦腔著名须生。陕西长安县黄良镇人,乳名双喜子。十岁起入私塾读书五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六岁时入县安县马台镇鸿“泰科班”学戏,习老旦兼小丑。光绪二十九年,搭“四川红”吴正商的戏班,在各地流动演出。王文鹏自动声音洪亮,唱工颇佳,又有虚心好学,觉得班内同行爱戴。该班须生赖赖因患严重胃病经常辍演,王文鹏便代替演出。时间越长,学戏日多,且又受观众欢迎,索性就改唱须生。民国五年(1916)搭入“长庆社”(后改“三意”),他的拿手戏《葫芦峪》等深受观众观众欢迎,上座甚佳,逐渐成为该社的须生台柱。兰州戏班慕其名,邀请去与十二红(旦)麻子红(郗德育,须生)刘金荣(生)陈镜民(旦)等同台献艺,轰动兰州。此后,他便经常去兰州演出。在他出外演出期间,三意社不忘他对该社的贡献,仍按月供养他在西安的家属,给予关怀照顾。而他也感激三意社的恩情,每回西安必然仍在三意社搭班演出。

    王文鹏久走江湖,能戏甚多,一生能演六十余本戏,最拿手的戏有《葫芦峪》《洪羊峪》《五子魁》《金沙滩》《俘金牌》《辕门斩子》等久负盛名。尤其是《辕门》和《葫芦峪》中的几大板唱腔,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民谚有“双喜子活孔明,古往今来再不能”。封至模评论说:“适首大板乱弹,或撂板,耍腔的地方,确能给人以淋漓尽致,轻松愉快的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他十分关怀,1950年西北文化部派专人对他慰问,并多次赠送慰问金。他自己虽精神不佳,气喘难支。但为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鼓起劲来争取登台演出。1951年夏季,为了保留他的艺术,对他的《辕门斩子》《金沙滩》《葫芦峪》作了录音。1953年去逝,享年七十岁。


相关文章

秦腔剧目出棠邑简介

    出棠邑(亦名《拆书》、《杀府》、《伍员逃国》)秦腔传统戏。    剧情:春秋时,楚平王无道,父纳子妻,伍奢诤谏,反被下狱,又恐奢子伍尚、伍员为...

秦腔剧目盗虎符简介

《盗虎符》又名《窃符救赵》,范紫东编剧。虎符是古时调兵的凭证,外形如虎,以铜制成,分为两半,右半存朝廷,左半给统帅,调兵时须持符验证。战国时期,魏、赵两国本为兄弟之邦。秦国出兵伐赵,魏公子信陵君力谏魏...

秦腔剧目玉梅绦简介

    《玉梅绦》又名《卫子夫和番》、《霍仲儒回府》、《霍大堂回府》等。秦腔传统剧目。事见《前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及《史记·卫将军骡骑列传》。叙汉武帝时,子夫娘娘的胞妹卫巧云嫁霍光...

优秀青年演员韩俊丽

韩俊丽,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优秀青年演员,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老师。她的基本功扎实、嗓音甜美,尤其继承了马兰鱼老师的代表作《游西湖》中的吹火。技法有直吹、斜吹、仰吹、俯吹、上下吹、翻身吹,吹出的...

秦腔剧目罗通扫北简介

《罗通扫北》:秦腔剧目。剧情简介:唐皇被困木杨城,罗通挂帅扫北救驾。兵至白银关受阻,赖祖父罗艺与罗成阴魂相助,始得杀敌过关。继而攻打金灵川,兵败被追,幸得其弟罗仁赶到,杀了番将。罗仁与野马川女将铁雷八...

秦腔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情介绍

秦腔《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名《双蝶记》。秦腔传统本戏。中路秦腔剧目。生、旦唱、做并重戏。事出民间传说。有汉乐府《华山畿》、宋元戏文《祝英台》、元代白仁甫杂剧《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等。演述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