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著名文武小生沈和中
沈和中(1902——1966)民国时期和五六十年秦腔著名文武小生。陕西咸阳人。陕西易俗社第一期学生。启蒙老师为唐虎臣。1921——1922年俗社在武汉公演时期,轰动江汉。他与刘箴俗、刘迪民、路司易、苏牖民、马平民被称为“易俗六君子”。在武汉的首场演了就是他与刘箴俗的《女大王》,二人珠联壁保,天造地设,大放光彩。随后,饰演《蝴蝶杯》的田玉川,侠肝义胆,潇洒英俊。《青梅传》的张方受,光明磊落,令人钦敬;《玉镜台》的温峤,说白雄伟,发人深省;《殷桃娘》的转信,令观众精神振奋。饰演《独木关》的“*桃安殿宝”,不仅嗓音洪亮,而且刀马超群,武汉的报纸上。武汉归业,不久离社,曾赴兰州搭班演出。1928的6月西安反日同盟会游艺募捐,秦腔界名流陈雨家、刘立杰、苏牖民、王天民等纷纷献艺,沈和中和刘毓中合演《黄鹤楼》被观众称绝。随后,又搭入兰州“新兴社”演出。1937年在兰领头组织成立了“中兴社”,汲纳了当时在兰的许多秦腔名流,如旦角楼英杰、韩启民、孙天民;演生郗德育、王天培、王振居;花脸惠醒秦,丑角苏牖民、大麻子等。行当齐全,阵容强大。初期公演,轰动全城。后因日本飞机轰炸,城内不准演出,只得到临兆等外县巡回,加上不善经营。维持到1939年只好忍痛散班。1942年到平凉,先搭“聚义社”,后入“平乐社”。1946年加入“猛进剧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甘肃省文工团。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56年被任命为甘肃省秦剧团团长。
沈和中先天条件甚佳,扮相俊美,身材修和,嗓音宽厚,吐字清晰,做派大方。对艺术挚着追求,经常钻研京剧、眉户等兄弟剧种,丰富自己的表演演员。正式戏为《韩宝英》的石达开,《游龟山》的田云山,《烈火扬州》的李庭之,《满江红》的岳飞;老生戏为《三滴血》的周仁瑞,《四进士》的守士杰;贫生戏如《坐窑》的吕蒙正,《激友》的张仅等,真是装谁像谁。甚多丑角戏《红鸾禧》里的金松,他都演得会声会色,精彩异常。至于*尾生如周瑜、吕布等更英武潇洒,大气磅礴。1962年易俗社50周年纪念活动时,他与刘毓中、王秉中再度全作演出《黄鹤楼》,与孙省合作演出《辕门射戟》,又一次震撼了西安的同行和观众,大家一致称赞:“虽年逾花甲。“活周瑜”不减当年”。1966年病逝,终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