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清光绪年间著名秦腔旦角演员陈雨农

东方晴5年前 (2020-10-29)戏曲425

    陈雨农(1880——1942)清光绪年间秦腔著名旦角演员。名嘉训,号雨农,乳名德儿。西安市人。幼时就读私塾,贫辍学转而学设。因酷爱戏曲,背着家人私自到临潼入“华清班”学艺。工花旦、青衣。成名后,联合李云亭,张寿全、聂金铭、李鸿斌、屈景益、王果儿、郭长秀、白菜心等当时名角,组织“王庆班”,自任班长。陈雨家演戏唱腔圆润,托腔平稳。表演讲究分寸。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很重视研究角色,分析剧情,讲究人物创造。不拘陈规,时有创新。所以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光、宣年间“关中第一名旦”。光绪、宣统间关中民谣有:“快走别歇,去看德儿的《走雪》,”“快跑快跑,去看德儿的《皇姑打朝》”!可见他在观众中的深刻影响。书局印他拿手戏剧本,都要印他的名字,为《德娃走雪》之类,就能广泛销路。

    光绪年间,当陈雨农还临潼学戏、演戏的时候,与当时在临潼教书的孙仁玉先生就有交往。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孙仁玉与李桐轩发启组织易俗社时,邀请陈雨农加盟,陈慨然应允,并毅然解散自己的“玉成班”,放弃丰厚的经济收入,携带价值数百金的全副戏箱,无偿捐赠易俗社,与诸先生携手创业。在易俗社他担任教练长(相当总导演),每月只拿微薄的24元工薪。全身心地为这一新型戏曲革命团体贡献力量。他执教的学生极多,后来都成为西北多地剧团的骨干。其中刘箴俗、刘迪民、刘毓中、马平民、沈和中、王天民等还成为群众以公的秦腔大师。他亲自导演的新创作剧目,大小约三百余本。对秦腔的唱腔、表演、服装、化妆都有较大的革新和发展。有人把他对秦腔改革的贡献,比作京剧的王瑶卿。


相关文章

秦腔剧目雁门摘印简介

《雁门摘印》剧情介绍:宋太宗命呼必显至雁门关,拿解潘洪入都。呼因潘掌兵权,乃先示恭顺,赚得其印信,将其擒拿。一名《永平安》,又名《拿潘洪》。...

秦腔剧目脱骨计简介

《脱骨计》:秦腔剧目。又名《寇准背靴》,《寇准探地穴》,《探地穴》。孟良、焦赞杀死谢金吾,潘洪诬杨六郎主使,宋太宗怒欲斩杨,八贤王求赦,改为流配交趾。潘再进谗,奉旨赴交趾斩杨,任堂惠代死,潘洪复旨,杨...

秦腔貂蝉-除奸唱词

秦腔貂蝉 第九场 除奸唱词 [幕启长安郊外王允上]王允:(唱)随文武在荒郊送贼西奔,见貂蝉假痛哭珠泪纷纷。(吕布上)吕布:(唱)恨老贼逼貂蝉去到眉坞,我不报夺妻仇誓不罢休。(允欲下)大人留步...

秦腔新来的按察史剧情介绍

秦腔《新来的按察史》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柴景春编剧。西宁市秦剧团首演。小旦、须生唱、做并重戏。事出清代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演述清代捻军起义失败后,捻军英雄韩思亮流落为县令。韩与艺人马占红之女马...

秦腔剧目白玉楼简介

《白玉楼》又名《苦节图》,秦腔传统戏。书生张彦之妻白玉楼,聪慧贤良,日每讨饭供张读书。张之寡婶钱氏,与屠户周刚私通,为玉楼所见,钱氏恐事泄漏,暗害玉楼,扬言玉楼在外偷情,败坏门风,逼张彦休了玉楼。钱又...

现代秦腔名丑晋福长

晋福长(1890——1965) 现代秦腔名丑。陕西长安县人。早年家贫,幼年双亲俱丧,四岁起就乞讨渡生。民国初年入“长庆社”学艺,与闫国斌、刘光华、王禄林等同科。出科后即在“三意社”效力。后来又在关中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