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著名秦腔旦角演员陈雨农
陈雨农(1880——1942)清光绪年间秦腔著名旦角演员。名嘉训,号雨农,乳名德儿。西安市人。幼时就读私塾,贫辍学转而学设。因酷爱戏曲,背着家人私自到临潼入“华清班”学艺。工花旦、青衣。成名后,联合李云亭,张寿全、聂金铭、李鸿斌、屈景益、王果儿、郭长秀、白菜心等当时名角,组织“王庆班”,自任班长。陈雨家演戏唱腔圆润,托腔平稳。表演讲究分寸。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很重视研究角色,分析剧情,讲究人物创造。不拘陈规,时有创新。所以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光、宣年间“关中第一名旦”。光绪、宣统间关中民谣有:“快走别歇,去看德儿的《走雪》,”“快跑快跑,去看德儿的《皇姑打朝》”!可见他在观众中的深刻影响。书局印他拿手戏剧本,都要印他的名字,为《德娃走雪》之类,就能广泛销路。
光绪年间,当陈雨农还临潼学戏、演戏的时候,与当时在临潼教书的孙仁玉先生就有交往。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孙仁玉与李桐轩发启组织易俗社时,邀请陈雨农加盟,陈慨然应允,并毅然解散自己的“玉成班”,放弃丰厚的经济收入,携带价值数百金的全副戏箱,无偿捐赠易俗社,与诸先生携手创业。在易俗社他担任教练长(相当总导演),每月只拿微薄的24元工薪。全身心地为这一新型戏曲革命团体贡献力量。他执教的学生极多,后来都成为西北多地剧团的骨干。其中刘箴俗、刘迪民、刘毓中、马平民、沈和中、王天民等还成为群众以公的秦腔大师。他亲自导演的新创作剧目,大小约三百余本。对秦腔的唱腔、表演、服装、化妆都有较大的革新和发展。有人把他对秦腔改革的贡献,比作京剧的王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