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清光绪年间秦腔著名须生刘立杰

东方晴5年前 (2020-10-29)戏曲843

    刘立杰(1874—1935)清光绪年间秦腔著名须生。字子英,艺名“木匠红”,陕西临潼雨金人。幼年曾入私塾读书,15岁到泾阳县学木匠手艺。因酷爱秦腔,嗓音又佳,22岁时(光绪二十二年,1986)终于入临潼县“魁盛班”(后改名“华清班”)学戏,工须生,人称“木运红”。

    刘立杰身材适中,扮相儒雅,气度安娴。嗓音清亮,金声玉振。唱腔浑厚甜润,清逸绵远。吐字清晰,中气充沛,字正腔园。适宜安工老生。最擅以唱工为主的王帽戏,袍带戏。常演剧目如《八义图》《李陵碑》《走雪山》《让都城》《忠保国》《铁连花》《铁连花》《日月图》《乾隆让位》《周文送女》等,开口则满宫满调,激昂悠扬,韵味无穷。他的著名唱段,像《八义图》程婴的“辛喜的今夜晚风清月朗”,《李陵碑》杨业的“老杨业来泪滴血”,《激友》中张仪的“我的志气比天高”等等,都是被观众普遍被传唱,后辈艺人所继承的精彩唱腔。他串演的《黄河阵》之燃灯道人,《国士桥》之豫让,本应由净角应工,经他串演,便创立了由须生勾脸演唱的规范,成为秦腔舞台上的一种特色。光绪末年加入“玉成班”,继李云亭之后,与陈雨农合作演出,如《走雪》《周文送女》等剧,都是秦腔舞台上的精品之作。

    辛亥革命后,曾在“榛苓社”任教。民国四年(1915)应易俗社聘任为教练。给学生排戏,注重分的剧情。先给学生讲解人物性格,然后才进行技术排练。他排导的新创剧目的《中牟摘印》《鲁相拔葵》《贺家坟》《暗狱天》《艾孝子》《榛棰换娃》《银蜡台》《文山殉国》等。民国十三年(1924)辞掉易传社的职任,在三原县自组“秦中社”(后改“新声社”)。他一生培养了学生不下百应,其中成名成家的有耿善民,刘毓中、刘易平、崔晓中、汤秉中、王斌秦、王应中、惠省秦、姜*秦等人。到晚年他党政军经常在舞台上露演,嗓音亦然宏朗,台步稳健如旧。民国二十三年,甘肃省慕名,用飞机接至兰州演出,虽年逾花甲,却仍然轰动全城。次年在西安病故。


相关文章

秦腔剧目春草闯堂简介

《春草闯堂》剧情简介:薛玫霆救了李半月和张玉莲,打死了吏部尚书公子吴独,并到公堂自首。薛是正义之士,对小姐有救命之恩,春草是小姐贴身爱婢,对薛的命运不会不闻不问,因而必然引出“闯堂”的戏来。这个戏把丫...

秦腔剧目三知己简介

    《三知己》:秦腔传统剧,范紫东创作。    明末,魏忠贤专权,史可法赴京应试,途中遇见挚友傅以渐,劝告史可法国事不可为。史可法志在保国除奸,毅...

秦腔剧目春秋笔简介

《春秋笔》又名《五彩帕》、《混元镜》、《大观灯》、《唱筹量沙》,秦腔传统戏。南北朝时,北魏南侵,南宋主刘义隆召集群臣商议应敌之策。奸臣徐羡之力主行贿求和。将军檀道济衷心卫国,请师出征。檀军首战告捷,徐...

秦腔龙凤旗剧情介绍

秦腔《龙凤旗》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赵秉申编剧。事出《唐书》。演述唐太宗为睦邻安邦,册弘化公主嫁青海河源郡吐谷浑可汗为妃,并赐御制龙凤旗,作为统调河源兵之敕令。后宣王叛变,拥兵围困都王城,并造谣弘化公主谋...

秦腔夜过巴州剧情介绍

秦腔《夜过巴州》又名《真假张飞》、《收严颜》。秦腔传统本戏。双净唱、做并重戏,米新洪代表剧目之一,事出《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演述张飞奉命攻打巴州,守将严颜坚守不出。张飞乘夜另扮一人为己状,计擒严颜。...

秦腔传统剧目双锦衣简介

《双锦衣》:大型秦腔传统剧,分前后两本,吕难仲编剧,事见于《宋史纪事本末》,1920年由西安易俗社首演。剧情介绍:宋时,洛阳乡臣姜景范生有二女,长女名雪春,许学生王善;次女琴秋,许学生吴给。姜命二女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