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秦腔剧目墙头记简介

东方晴5年前 (2020-11-19)戏曲472

《墙头记》剧情介绍:

    善良的张木匠辛勤劳动,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由于妻子早亡,他对他们很溺爱,长子大乖从小学做生意,后来发了财。他为人自私、贪婪,很会算计。他的妻子李氏刁泼狠毒,对张木匠冷酷无情。次子二乖粗通文墨,为人虚伪、狡猾。其妻赵氏从娘家带来一份厚家产,他们吃喝不尽,对此十分得意。但二乖也不愿奉养父亲,常常怨恨"老爹爹今年八十五,何不死在圣贤年"。张木匠年老体衰,已失去劳动能力,不得不依靠儿子为生。可这两个儿子都嫌弃他,但又毫无办法,只好立下字据,以半月为期,轮流养父。由于月份有大小,兄弟为此常发生争执。一天,大乖"照章"送爹到二乖门口,二乖夫妇恼于大乖又占了便宜,便装聋作哑,任凭大乖叫骂,就是不开门。大乖无奈,又不肯把爹爹再领回家,于是逼着老爹骑在二乖家的院墙上,并对爹说:"你要掉往墙里掉,掉到墙外可没人管饭。"遂拔腿躲走。张木匠年轻时的好朋友王银匠,为人机智、诙谐、又富于正义感。这天,他挑着银匠挑子走街串巷,忽见张木匠昏倒在墙上,就将他救了下来。王银匠对张木匠的遭遇十分同情,他计上心头,要利用大乖和二乖爱财如命的本性,让他们养活老父,同时也趁机整他们一下。于是,王银匠从怀里掏出一个苞米面饼给张木匠,让他找个地方晒太阳,等着儿子来找他。王银匠先到大乖家,接着又到二乖家,都以要账为名,叙说当年张木匠怎样在他的炉子上化了许多银子,暗藏防老。大乖、二乖夫妇听后又惊又喜,各自都想先把爹弄到自己手里。于是,一场"争爹战"开始了。最后,还是张木匠提出的仍"照章"办事,以半月为期轮流养老,这场"争爹战"方告结束。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这两年中,大乖和二乖争相对爹大献殷勤,都希望爹能把藏银给自己。张木匠表面上生活是好多了,但内心痛苦却加重了。因为他没有银子,不愿在欺骗中生活,不久抑郁而死。张木匠死后,大乖和二乖想到他临终前说的一句话:"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认为这里一定有文章,于是他们又争着去找王银匠。王银匠得知老友病故,十分难过。大乖、二乖争相表白自己为爹的后事准备得齐全,王银匠听后也就放心了,哀悼一番准备回去。谁知,他们夫妻四人却苦苦缠住不放,一定让王银匠说出老爹藏银的地方。王银匠决心再一次戏弄他们,便让他们去刨墙。他们拼命地刨,结果墙倒被压在墙下,受到了惩罚。

    《墙头记》是出轻喜剧,在欢快的气氛中,也凝结着王木匠一辈子的苦辣酸甜,同时也鞭挞着不孝儿女的扭曲心灵。从以上剧情介绍还可以看出,这出戏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尊老敬老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着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

秦腔剧目水灌晋阳简介

 《水灌晋阳》剧情介绍:春秋后期,各诸侯国的卿大夫逐渐强大,他们不但有土地,还有武装,互相兼并,战争频繁。晋国的智氏、韩氏、赵氏和魏氏四家大夫中,要数智伯瑶最强大。他联合韩、魏二家,围攻赵氏...

秦腔剧目大秦将军简介

秦腔历史剧《大秦将军》以秦王嬴政为统一全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而进行的关键战役——灭楚之战为背景,通过秦大将军王翦与秦王在平息战乱、统一中国的共同理想下,为出兵用人而展开的一场微妙复杂的心理交锋,刻...

著名秦腔演员司卫东

司卫东,国家一级演员。工须生。1980年考入潼关县剧团,1983年调入院眉碗团。在《法门寺》、《团圆之后》、《花烛恨》、《留下真情》、《好年好月》、《屠夫状元》等数十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获全国现代戏...

秦腔走南阳唱词

《走南阳》唱词人物刘秀—小生殷梨花—小旦[刘秀上。刘秀:(唱)兵荒马乱民不安,王莽夺取汉江山,用药酒毒死我的父,逼得我无奈逃外边。深更半夜离长安,一路顺着铲河岸,一气跑了六十里,日色过午进蓝田。我自幼...

秦腔传统剧《秋江月》打镇台简介

《打镇台》:秦腔传统剧《秋江月》之一折,今以折戏流行。明神宗时,八台总镇李庆若之子调戏民女,被户部尚书文庆激于义愤而打死。李庆若奏于圣上,圣上将此案批于华亭县令王震审理。李庆若自恃权势显赫,把小小的县...

秦腔汾河湾剧情介绍

秦腔《汾河湾》又名《柳家坡》、《薛礼还家》。秦腔传统本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余林华、刘太利口述秦腔抄录本。各路秦腔常演。须生旦唱、做并重戏。事出《征东全传》第四十一回。演述薛仁贵征东封王,思念夫人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