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秦腔剧目雷峰塔简介

东方晴5年前 (2020-11-20)戏曲605

      秦腔传统剧目。又名《白蛇传》。事见唐人传奇《白蛇记》,宋人话本《西湖三塔记》、《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明人邾径《西湖三塔记》杂剧,陈六龙《雷峰记》传奇,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八,清人黄图珌《雷峰塔》传奇,陈嘉言父女改编本《雷峰塔》传奇,方培成改编《雷峰塔》传奇本。白蛇修炼的白云仙下凡遇到许仙,一见钟情,结为良缘。适逢端阳节,白云仙饮药酒后,现出原形,吓死许仙。白云仙盗回仙草,许仙得救。佛祖差妖僧法海,收伏白蛇。法海诱许仙至金山寺,并强禁于寺内。白云仙与青儿为救回许仙,与法海相斗,水漫金山寺。许仙趁机逃离金山寺,与白云仙相逢。白云仙生子后,被法海压于雷锋塔下。白云仙之子士麟,长大后状元及第,遇菩萨指点,毁了雷锋塔,救出生母。玉帝封白云仙为白云菩萨。
      此剧为秦腔各班社常演剧目,为小生、小旦、武旦为主的唱、做、打并重戏。其中有折戏《借伞》、《盗仙草》、《金山寺》、《断桥》、《合钵》、《祭塔》常单独演出。《断桥》等折戏曾为秦腔旦角演员的开门戏,以演此剧成名者甚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为梁箴、润儿、二宝儿、出山红、何振中、李正敏、杨荫中、王明华、杨正俗、张正碧、韩启民演出代表戏。陈雨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饰白云仙,唱《断桥》一回,采用新创之[滚板腔],“柔口”发声,依情生腔,形成了陈派唱腔的艺术特色,传于后世。李正敏饰白云仙,首唱《断桥》,一鸣惊人,成李氏三部曲(《白蛇传》、《玉堂春》、《五典坡》)之一,创用剁字句的“断点头”唱法,形成“敏腔”特点,加强重点唱句,为人所重,誉为秦腔正宗,远播西北各地。四十年代杨荫中饰白云仙,行腔采用遏低翻高八度的阿宫腔唱法,亦为新奇,流行一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袁多寿1954年改编本,由西北戏曲研究院一队首演,导演李正敏、邴少霞,配曲姚伶、荆生彦。李正敏、李应贞、霍慧君饰白云仙,马蓝鱼饰青儿,蔡志成饰许仙,胡玉发饰法海。1958年至1959年陕西演出团携此戏两次赴京演出,并远走江南十三省,获得盛誉。与此同时,西安易俗社、咸阳大众剧团等各地剧团也普遍演出,涌现出陈妙华、宁秀云、萧若兰、郭明霞、崔惠芳、马友仙、张咏华、孙利群等一批新秀,驰名秦中。同州梆子、西府秦腔亦有此剧目。新润子、杜周保、碎吉娃、张海娃、启运儿、朱林逢演出均有名。今存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大荔冯炳怀收藏清代同州梆子同名抄本,民国年间大荔三友书局木刻同州梆子《雷峰塔》本。民国年间西安德华书局木刻《白蛇传》本戏及《盗灵芝草》、《断桥亭》折子戏,民国年间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石印《雷峰塔》上下两卷本,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名改编本,1954年长安书店出版杨鹤斋改编《白蛇传》本。1958年陕西省文化局《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集书录《雷峰塔》本。

相关文章

秦腔梅雪图剧情介绍

秦腔《梅雪图》秦腔传统本戏。甘肃省图书馆藏魏星祥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秦腔剧目。小生、小旦、小丑、丑旦唱、做并重戏。演述文计周继室马氏不贤,陷害前妻子女文行、桂珍,唆使计周打死文行抛于荒郊。文行被未婚妻...

中国秦腔四小名旦

由陕西电视台发起,华商报、新疆电视台、宁夏电视台、甘肃电视台、青海电视台和本报等西北5省区10家强势媒体首度携手,联合主办的为中国秦腔打造领军人物,推出剧种代言人的大型社会活动。该活动于2004年6月...

秦腔赵五娘描容剧情介绍

秦腔《赵五娘描容》又名《琵琶记》、《蔡伯喈》。秦腔传统本戏。甘肃、西府秦腔常演。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强堆口述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抄本。正旦唱、做并重戏。陈景民代表剧目之一。有吃糠表演特技。事出...

秦腔丑角小戏捉鹌鹑简介

《捉鹌鹑》:秦腔丑角小戏。刘三好斗鹌鹑,成天把时间和精力都耗在鹌鹑上,其妻劝其放弃这一无益嗜好,改学正经营生,刘三却不以为然,向其妻大肆渲染逮鹌鹑、养鹌鹑、斗鹌鹑的好处和乐趣,令其妻也忍俊不禁,无可奈...

秦腔八蜡庙剧情介绍

秦腔《八蜡庙》秦腔传统本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陶隆福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潘富堂口述秦腔抄录本。中路、西路秦腔剧目。武生唱、做并重戏。演述唐肃宗身染重疾,需用梅鹿鲜血为药。何隋与程国公保小王赴...

秦腔剧目放饭简介

《放饭》:秦腔传统戏《牧羊卷》之折戏。黄龙造反,朱春登代叔从军,婶娘内侄宋成伴送。宋慕朱妻赵锦棠,途中暗害春登未成,回家谎报春登战死,强求朱妻。赵拒不从,婶娘恨之,遂逼朱母、朱妻山中牧羊。朱春登平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