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秦腔剧目雷峰塔简介

东方晴5年前 (2020-11-20)戏曲677

      秦腔传统剧目。又名《白蛇传》。事见唐人传奇《白蛇记》,宋人话本《西湖三塔记》、《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明人邾径《西湖三塔记》杂剧,陈六龙《雷峰记》传奇,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八,清人黄图珌《雷峰塔》传奇,陈嘉言父女改编本《雷峰塔》传奇,方培成改编《雷峰塔》传奇本。白蛇修炼的白云仙下凡遇到许仙,一见钟情,结为良缘。适逢端阳节,白云仙饮药酒后,现出原形,吓死许仙。白云仙盗回仙草,许仙得救。佛祖差妖僧法海,收伏白蛇。法海诱许仙至金山寺,并强禁于寺内。白云仙与青儿为救回许仙,与法海相斗,水漫金山寺。许仙趁机逃离金山寺,与白云仙相逢。白云仙生子后,被法海压于雷锋塔下。白云仙之子士麟,长大后状元及第,遇菩萨指点,毁了雷锋塔,救出生母。玉帝封白云仙为白云菩萨。
      此剧为秦腔各班社常演剧目,为小生、小旦、武旦为主的唱、做、打并重戏。其中有折戏《借伞》、《盗仙草》、《金山寺》、《断桥》、《合钵》、《祭塔》常单独演出。《断桥》等折戏曾为秦腔旦角演员的开门戏,以演此剧成名者甚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为梁箴、润儿、二宝儿、出山红、何振中、李正敏、杨荫中、王明华、杨正俗、张正碧、韩启民演出代表戏。陈雨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饰白云仙,唱《断桥》一回,采用新创之[滚板腔],“柔口”发声,依情生腔,形成了陈派唱腔的艺术特色,传于后世。李正敏饰白云仙,首唱《断桥》,一鸣惊人,成李氏三部曲(《白蛇传》、《玉堂春》、《五典坡》)之一,创用剁字句的“断点头”唱法,形成“敏腔”特点,加强重点唱句,为人所重,誉为秦腔正宗,远播西北各地。四十年代杨荫中饰白云仙,行腔采用遏低翻高八度的阿宫腔唱法,亦为新奇,流行一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袁多寿1954年改编本,由西北戏曲研究院一队首演,导演李正敏、邴少霞,配曲姚伶、荆生彦。李正敏、李应贞、霍慧君饰白云仙,马蓝鱼饰青儿,蔡志成饰许仙,胡玉发饰法海。1958年至1959年陕西演出团携此戏两次赴京演出,并远走江南十三省,获得盛誉。与此同时,西安易俗社、咸阳大众剧团等各地剧团也普遍演出,涌现出陈妙华、宁秀云、萧若兰、郭明霞、崔惠芳、马友仙、张咏华、孙利群等一批新秀,驰名秦中。同州梆子、西府秦腔亦有此剧目。新润子、杜周保、碎吉娃、张海娃、启运儿、朱林逢演出均有名。今存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大荔冯炳怀收藏清代同州梆子同名抄本,民国年间大荔三友书局木刻同州梆子《雷峰塔》本。民国年间西安德华书局木刻《白蛇传》本戏及《盗灵芝草》、《断桥亭》折子戏,民国年间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石印《雷峰塔》上下两卷本,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名改编本,1954年长安书店出版杨鹤斋改编《白蛇传》本。1958年陕西省文化局《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集书录《雷峰塔》本。

相关文章

秦腔剧目周仁回府简介

    《周仁回府》又名《忠义侠》、《鸳鸯泪》,秦腔传统戏。事见明佚名《忠义烈》传奇(又名《忠烈记》),清朱*(左:白字、右:鹤去鸟字)、朱佐朝合作《朝阳凤》传奇,佚名小说《海公大...

秦腔剧目黄金台简介

《黄金台》:秦腔剧目。又名《乐毅伐齐》。其中有折戏《盘门》较流行。齐湣王之妾邹妃陷害世子田发章,发章逃入兵司马田单府避祸。田单将世子男扮女妆,一同逃出京城,大将命乐毅亦遭诽贬而投燕。燕昭王筑黄金台拜其...

秦腔金桥阵剧情介绍

秦腔《金桥阵》又名《倒打西岐》、《收殷郊》等。秦腔传统本戏。豫剧、平调、怀调、山东梆子也有同剧,名《五帝旗》、《红拱地》、《殷郊下山》等,情节略异。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净角唱、做戏...

秦腔剧目醉遣重耳简介

《醉遣重耳》剧情介绍:孙仁玉编剧。陕西易俗社首演。齐公许女齐姜予重耳,重耳不思返国。齐姜酒醉重耳,令随从狐偃等夜载之出齐。...

秦腔传统剧目孙安动本简介

《孙安动本》:秦腔传统剧目。剧情简介:明代,万历登位,对太师张从言听计从。曹州知府孙安参奏张从吞没贩粮。张从为了笼络孙安,奏明皇帝、升孙为兵科给事,调京为官。一路上,孙见哀鸿遍野,决心为民陈情。孙的岳...

秦腔斩单童全折剧本唱词

秦腔《斩单童》全折剧本唱词       (刀斧手押单童上) 单雄信:[唱尖板] 喝喊一声绑帐外,[二反紧塌板]不由得豪杰笑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