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振奋越剧团

东方晴5年前 (2021-01-07)戏曲280

1953年春成立于上海。1952年下半年在袁雪芬的建议下,把离开舞台多年的女子越剧前辈演员组织起来成立剧团进行演出。通过邢月芳的牵头筹备,聚集了20多名演员、5名乐队、2名剧务和一些舞台工作人员共34人。推选屠杏花为团长,邢月芳、王杏花、魏素云为副团长,竺素娥、小白玉梅担任艺委会正、副主任。剧团定名为“振奋越剧团”,寓有“振作奋发”之意。主要演员有小生竺素娥、邢月芳,花旦王杏花、赵瑞花、小白玉梅,老生许菊香,小丑陈呆呆、黄笑笑等。编剧朱善胜(白浪)。1953年2月14日(正月初一)起开演于大众剧场,首演剧目是《沉香扇》。该团演员很多是绍兴文戏时期的著名演员,平均年龄40岁。演出剧目和演出形式以继承传统为主,如演出剧目大都是经挖掘整理的“骨子老戏”《碧玉簪》、《百花台》、《沉香扇》、《玉蜻蜓》等。演出采用一桌二椅的守旧形式。开始阶段演出大多没有剧本,而是“肉子加路头”。剧团在50年代中期上海越剧界整理传统剧目中发挥了特长,挖掘整理演出了不少传统戏。保留剧目有《赖婚记》、《叶香盗印》、《盘夫索夫》、《箍桶记》、《秦香莲》等。上海越剧院的保留剧目《盘夫索夫》、《碧玉簪》等的整理,亦参考了该团的演出本。1956年改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1958年,剧团下放到上海提篮区。是年10月经区人民委员会决定该团与“艺华越剧团”合并,改名为东风越剧团。1960年夏,上海市文化局决定将屠杏花、王杏花、竺素娥、小白玉梅、许菊香、陈呆呆、钟云香、李艳初等8位老演员调到上海越剧院学馆任教。其后,提篮区并入虹口区,该团即归属虹口区。

相关文章

越剧南冠草剧情介绍

        越剧历史剧。建华(毕华琪)1953年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本改编。是已故越剧表演艺术家竺水招的代表作之一,南京市越剧团优秀保留剧目。  写明末清初,...

越剧西厢记-长亭唱词

合唱: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莺:怨母亲不解儿女意,拆鸳鸯车儿向东马儿向西。张生啊,多情青鸾信频寄,  我人去博陵心随你。万不能金榜无名誓不归,撇下你举案齐眉,琴...

越剧开篇-树高千张叶落归根唱词

千秋道义照肝胆,百年沧桑系幽情。莫道香江水无情啊,长江黄河心共鸣。江流万里水有源,树高千丈枝连啊根。看今朝,珠还和浦长梦圆,月朗风清笑语频。一国两制开新篇,壮我金瓯,补我乾坤啊。看今朝,八方盛典庆回归...

越剧百花江-探牢唱词

狱卒:(白)打成了这个样子,刘相公,喝点水吧!文龙:(白)多谢大伯!狱卒:(白)作孽啊!我取拿点伤药来!文龙:(唱)身陷囹圄受毒刑,生不如死苦难深,想文龙爱花惜草性懦弱,与世无争一书生,父辈得宠我未升...

嵊县赵马业余越剧团

建于1950年春,以嵊县崇仁区春联乡赵马村为基地。费昭祯为团长。经费以群众集资和青年捕鱼、砍柴、开荒等方法解决。曾演出大型现代戏《王秀鸾》、《嫁衣恨》、《刘胡兰》以及越剧小演唱《王大娘补缸》、《送夫参...

越剧祥林嫂-青青柳叶蓝蓝天唱词

祥林嫂:(唱)青青柳叶蓝蓝天,        弯弯桥影压水面。        一曰三餐无忧虑,        还有五百月规钱,        但愿还得婆婆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