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啼笑因缘剧情介绍
越剧啼笑因缘剧情简介:
杭州青年樊家树在北平大学求学时,偶然认识了一位在天桥唱京韵大鼓的卖唱姑娘沈凤喜。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成为爱侣。经常约会于先农坛,在翠柏丛下互诉衷肠。樊家树帮助凤喜上学读书,还赠送戒指,私订婚约。当樊家树返杭探望母病时,沈凤喜不幸落入魔掌,被北洋军阀刘将军强娶为九房姨太太。樊家树返回北平,闻讯悲痛欲绝,一日与沈凤喜在先弄坛相遇,恋人重逢,感伤万千,沈凤喜为了家树免遭军阀毒手,违心决绝,退还戒指,并以巨额支票相赠以作补偿。樊家树痛苦已极,愤然裂券,决绝而去.
刘将军闻知两人私会,大肆淫威,将凤喜逼打成疯,奄奄一息。江湖侠士关氏父女,义抱不平,设计诱杀刘将军,救出凤喜。一对历经患难,尝透悲辛的情侣,终于重聚在先农坛,在关氏父女的帮助下,双双离开北平,奔赴天涯,永成眷属。
演出历史:
民国22年(1933年)7月3日至7日,男班李桂芳、吴素琴、裘凤仙(为裘凤山弟子)领衔的戏班,曾新排连台本戏《啼笑因缘》(6本),演出于福星戏院。1941年6月11日,姚水娟与李艳芳在上海主演该剧时,由樊篱编剧,以沈凤喜为主线,分上、中、下三集。姚水娟饰沈凤喜、李艳芳饰樊家树,演出于卡德戏院,一度引起轰动。
1957年4月,上海飞鸣越剧团也把此剧搬上舞台,由男班老艺人陈芎根据姚水娟演出本整理改编,压缩成单本,于解放剧场演出。李蓉芳饰沈凤喜、陆锦娟(亦为裘凤山弟子)饰樊家树。
1962年,飞鸣越剧团在东山戏院再度演出此剧。由李惠康重新编剧,戏从樊家树方面切入,以沈凤喜的人世遭遇作陪衬,着重描写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及其失落,突出黑暗社会和反动统治对美好事物的摧残。导演袁浩,作曲潘伟异,舞美设计陈必华。在上海丽都(后改贵州)、解放、群众、光华等剧场演出,满座4个多月。
1983年,李惠康对此剧进行加工后,更名《樊家树与沈凤喜》,由浙江舟山地区越剧团特邀陆锦娟饰樊家树,再度演出,在杭、嘉、湖等地巡演,盛况依旧。
1984年,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越剧团演出此剧。
1981年9月,浙江温州市越剧团改编演出的《啼笑因缘》载誉温州、杭州、上海。范派女小生王凤鸣扮演的樊家树,风度大方。女老生李香琴扮演的沈父鸦片鬼,神情毕肖,深得戏剧界好评。
1993年,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排演该剧,由吴兆芬根据方言话剧本改编,张少祥导演。钱惠丽饰樊家树、方亚芬饰沈凤喜,同年7月9日,上演于人民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