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曲 > 正文内容

京剧太师托梦唱词

东方晴5年前 (2020-10-05)戏曲475

【第一场】

(四上手拿云牌、四鬼卒拿风旗、一马童拉马、一马童背鞭、闻仲同上。)
闻仲   (引子)    忠魂未散,回朝歌,面见龙颜。

     (念)     商汤创业立帝基,各路诸侯保华夷。六百余年气数尽,可叹忠良丧西歧。

     (白)     老夫,太宰闻仲魂灵是也。奉命征剿西歧,不幸命丧绝龙岭。本当封神台下听候法旨。奈因商汤江山,不久将终,为此回至朝歌,与昏王托一梦兆。

             鬼卒们驾起阴风,往朝歌去者。

     (二簧原板)  在生时保我主东征西战,

             小昏王宠妲己残害百官。

             姜国母炮烙死十分伤惨,

             比干相剖心亡令人可怜。

             此一番进宫帷将主来劝,

             但愿得天下转恢复江山。

(众人同下。)

【第二场】

(小开门吹打。四小太监、二大太监引纣王同上。)
纣王   (引子)    皇宫内院,喜爱妃,常伴龙眠。

     (念)     红旦一轮照四方,人君有道自当阳。姜后欺孤炮烙丧,飞虎西歧反朝堂。

     (白)     孤,大商天子受辛在位。恼恨西歧,听信黄飞虎之言,口称吊民罚罪。孤命太宰闻仲,前去征剿,不见回朝。为此十分忧虑,不免宣苏妃上殿,共论大事。

             内臣,

大太监  (白)     有。

纣王   (白)     宣苏国母上殿。

大太监  (白)     领旨。

             万岁有旨:宣苏国母上殿

妲己   (内白)    领旨。

(二宫女、妲己同上。)
妲己   (念)     忽听万岁宣,急忙上金銮。

     (白)     妾妃见驾,吾皇万岁!

纣王   (白)     梓童平身。

妲己   (白)     万万岁!

纣王   (白)     赐座。

妲己   (白)     谢万岁。启奏万岁:将妾妃宣上殿来,不知有何谕诏?

纣王   (白)     梓童有所不知:只因太宰征剿西歧,未见回音。因此宣上爱妃,商议此事,以免寡人忧虑。

妲己   (白)     我主但放宽心,太宰乃是安邦之将,国家栋梁。自然扫灭西贼,不久得胜而归。万岁何必忧虑?

纣王   (白)     梓童言之有理。

             内臣看酒,孤与梓童共饮一番。

妲己   (白)     妾妃把盏。

(小吹打。妲己敬酒,排子完。)
妲己   (白)     万岁再饮几杯。

纣王   (白)     寡人酒已够了。

             内臣撤去酒宴

(吹打完。)
妲己   (白)     启奏我主:不知今晚宿在哪一宫?

纣王   (白)     宿在寿仙宫。

妲己   (白)     内臣打扫寿仙宫

大太监  (白)     领旨。

(大太监下。)
纣王   (白)     正是:

     (念)     朝欢暮乐在宫帷,哪管朝中是与非。

妲己   (念)     蒙恩万岁将妃宠,陪王伴驾更有谁?

纣王   (白)     摆驾寿仙宫。

(纣王、妲己同下。)

【第三场】

(二大太监同上,打扫。小吹打。)
大太监  (白)     有请万岁!

(四小太监、二宫娥、纣王、妲己同上。吹打完。)
纣王   (白)     梓童随孤来呀,哈哈哈!

(纣王入帐子。)
妲己   (白)     回避了。

(众人分班下。起更鼓。)
闻仲   (内二簧导板) 最可叹为国家身遭大难,

(急急风,四上手、四鬼卒、二马童、闻仲同上,斜椅。)
闻仲   (回龙)    我的命丧至在绝龙岭前。

(闻仲上椅子,归正。)
闻仲   (二簧唢呐正板)半空中云磨响霹雳闪电,

             一口气吹散了云雾归天。

             奉圣命伐西歧威风八面,

             到如今只落得孤身回还。

             身穿着连环甲腥腥血染,

             恶狠狠三只眼杀气冲天。

             跨下的墨麒麟疆场游遍,

             我背后身插着打将神鞭。

             阴惨惨来至在皇宫内院,

(二冲头,打堂鼓。)
闻仲   (二簧摇板)  站至在金阶上且把话言:

             我本是老闻仲西歧回转,

             寿仙宫请我主驾出金銮。

     (白)     万岁醒来!

纣王   (二簧导板)  龙床上只听得有人呼唤,

     (二簧摇板)  梦见了朝歌城塌了半边。

             有孤王睁龙目抬头观看,

     (白)     哎呀!

     (二簧摇板)  只觉得阴风吹体似冰寒。

             你是妖你是怪细说一遍,

闻仲   (回龙)    我的主休惊怕细听根源:

     (二簧唢呐正板)臣本是老闻仲西歧回转,

             魂灵儿进朝歌面见龙颜。

             臣奉命到西歧与他交战,

             怒恼了众弟子会战阵前:

             头一阵杨二郎七十二变,

             李哪吒手使相乾坤神圈;

             土行孙会地遁甚是灵便,

             邓蝉玉五色石无人敢拦;

             雷震子在空中苦苦鏖战,

             龙须虎发飞石重如泰山。

             臣调来赵公明前去交战,

             全仗着定海珠蛟龙神鞭。

             只杀得周营中东逃西散,

             他请来燃灯道下了高山。

             与公明在阵前一场交战,

             惹恼了三教主下了凡间。

             摆下了阵一座十分凶险,

             将为臣围至在绝龙岭前。

             有杨戬与哪吒法宝来献,

             九龙罩罩为臣化为灰烟。

             我本当封神台听候旨选,

             怎能舍我主爷锦绣江山?

             劝我主与妲己休得怜恋,

             最可叹锦江山六百余年。

             臣本当与我主,

     (二簧摇板)  再诉一遍,

             怕只怕五更尽难去归天。

             叫鬼卒驾云雾封神台转,

(众人同下。)
闻仲   (二簧摇板)  周室兴商汤灭就在眼前。

     (白)     咳!

(闻仲下。天亮。)
大太监  (白)     万岁醒来!

纣王   (二簧导板)  时才间听闻仲细说一遍,

     (白)     哎呀!

     (二簧摇板)  醒来时不由我胆战心寒。

     (白)     哎呀呀!

(妲己醒。)
妲己   (白)     万岁为何这般模样?

纣王   (白)     咳,梓童有所不知:昨夜三更,偶得一兆。

妲己   (白)     不知主公得何龙兆?

纣王   (白)     梦见太师闻仲,回转朝歌。他言到命丧西歧,因此心惊胆怕。

妲己   (白)     启奏万岁:倘若有不测,妾妃自能领兵,剿灭西歧。我主但放宽心。

纣王   (白)     如此说来,全仗梓童你了。

     (笑)     哈哈哈!

     (二簧摇板)  这江山有梓童定无凶险,

             哪管那西伯侯出兵歧山。

             在宫中摆下了琼浆御宴,

             但愿你怀龙胎生下儿男。

     (笑)     哈哈哈!

     (白)     梓童随寡人来呀!

     (笑)     哈哈哈……

(纣王、妲己同下。)
(完)


相关文章

京剧二进宫-李艳妃坐昭阳自思自想唱词

李艳妃坐昭阳自思自想,想起了老王爷好不惨伤。耳边厢又听得朝靴响亮,想必是徐杨进了昭阳。有一句话儿不好言讲,我只得怀抱太子两泪汪汪,口口声声哭的是先王。...

京剧简介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

京剧梅花络唱词(全本)

【第一场】(二仆妇引白玉钏、黄莺儿同上)白玉钏  (念)     奉命送莲羹,黄莺儿  (念)     一同到怡红。白玉钏  (白)     奴家、白玉钏,黄莺儿  (白)     奴家、黄莺儿。白玉...

京剧秦琼卖马-站立店中用目洒唱词

站立店中用目洒,不由得叔宝怒气发。明明认得他是响马,江湖路上也曾会过他。骂一声贼子真胆大,杀人放火海走天涯。今日里相逢在潞洲天堂下,无有批票怎敢拿?眼前若有历城县,定要将他锁拿到公衙。板子打,夹棍夹,...

京剧红娘-我红娘将说一声请唱词

我红娘将说一声请,他倒想今日做新人。夫人命亚似过将军令,又好比君命诏不俟驾而行。我从来是心硬,今日里一见也留情。我小姐红晕上粉面,红娘心中这才了然。只道她守礼无邪念,款款的深情她流露在眉间。脉脉含羞在...

京剧春闺梦-一霎时顿觉得身躯寒冷唱词

一霎时顿觉得身躯寒冷,没来由一阵阵扑鼻风腥。那不是草间人饥乌坐等,还留着一条儿青布衣巾。见残骸尽裹着模糊血印,最可叹那箭穿胸刀断臂粉身糜体,临到死全不知为着何因。那不是破头颅目还未瞑,更有那死人须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