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封崇寺

东方晴4年前 (2021-10-17)景区景点344

封崇寺位于县城龙泉中学院内,是我国古建筑专家称誉的珍贵古代建筑之一。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行唐县新志》载,该寺建于北齐天宝七年(556年),隋开皇年间有住持该寺的高僧崇辨大师得道受封。清嘉庆十九年重修封崇寺碑记载,封崇寺旧名道济院,宋雍熙时因崇辨颇著灵绩,宋主封之,始更今名。该寺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均曾重修。大殿高约9米,面积169.5平方米,面宽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有侧角升起。檐下有斗拱,明间3朵,次间2朵,为五踩双下昂。攒拱为抹角式,明间一朵,大而出如意,拱中间蚂蚱头出龙头,为砖木结构,系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1936年10月,我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一代宗师刘敦桢先生曾来行唐进行古建筑调查,对封崇寺进行了详细测绘,据刘敦桢文集记载:“封崇寺从南向北顺次排列山门、次山门、天王殿、前殿、大殿、八角残幢碑刻数通,还有石塔、钟鼓楼左右各一,次山门有汉白玉经幢、佛像数尊。”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白日新教授仰慕封崇寺在古建筑史上的高知名度,专程从北京赶到行唐,进行考察研究,并对古寺的保护、修缮提出了宝贵的建议;2008年夏天,韩国文物界专业人士来到行唐,探访了封崇寺。诸多古建专家的考察和外国友人的探访,足以说明封崇寺殿宇的结构在古代寺庙建筑中的典型性是不可替代的,更说明它有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

在封崇寺大殿南面,与封崇寺大殿同时建造、重修的天王殿坐北朝南,单檐歇山布瓦顶,高约8米,面积130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3间,梁架结构为五椽栿对乳栿用四柱,无斗拱,每个柱头上出一个如意头,为砖木结构。天王殿正脊上装饰吻兽,在垂脊上装饰“仙人”和“走兽”,走兽自上而下的顺序是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狎鱼、斗牛、行什。现存结构为明代修缮后的遗物,但仍保留着早期建筑手法,后檐明间两根金柱下的汉白玉柱础,形似梯形,设计精巧,造型奇特,与大殿同系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正定县文庙大成殿

正定县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据史料记载,文庙坐北向南,原有建筑为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文昌阁、乡贤祠、名宦祠、兴文阁、义路、礼门等。现存主要建筑为照壁、戟门、大成殿和...

岸下石窑小镇

岸下石窑小镇拥有青青的草地、落地的玻璃窗透过丝丝暖阳,还有古朴的石头房子……小镇最大的特色是保留了大量的古旧石窑民居,没有钢筋混泥土,没有拥堵的车流,只有原始的自然。岸下书局、打谷场、陕味特色美食、山...

元氏蟠龙湖景区

蟠龙湖景区位于元氏县西南部,是因华北最大水利水电工程--潘家口水库蓄水而形成的人工湖,在空中鸟瞰整个湖面恰似一条舞爪摆尾、腾云欲飞的巨龙,故称“蟠龙湖”。该湖控制滦河总流域面积3.37万平方公里,总库...

赵县禅林寺舍利塔

禅林寺舍利塔,位于赵县城西南17公里处的西大里寺村内,为原禅林寺现今存世的唯一石雕建筑物。建于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全称“禅林寺住持普明净慧大宗师桂嵓和尚舍利之塔”。该塔为八棱多层形式,共四层...

灵寿北齐幽居寺

幽居寺是北齐时期的重要寺院。寺由北齐官寺定国寺僧标禅师与北齐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赵郡王高叡「同舍异珍,建斯灵宇」。先由僧标草创寺宇,继有高叡扩建创新,增筑灵塔。寺以塔为中心,是中轴在线的主体建筑,且...

井陉金华寺风景区

金华寺风景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小环境影响,气候区域性变化较为明显,金华寺景区现有天然次生林400公顷,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春季百花争艳,槐花遍野,芳香袭人;夏季绿色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