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王硇村

东方晴4年前 (2021-11-24)美丽乡村242

王硇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地处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四面环山,地形隐蔽,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村庄西南是风景秀丽的鸡冠山和红风山,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飞扑连天,秋季红枫遍野,冬季白雪皑皑。王瑙村以古石楼群闻名于世,建筑风格南北融合,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

王硇村位于沙河市柴关乡西部深山区,历史悠久、风景独特、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太行川寨”。王硇村集建筑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为一体,是邢台市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一面旗帜,现已拥有五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王硇村以南北融合的古石楼群为特色,村内保存完好的院落有130余处,房屋约2000间,石头房屋近700间,特色石楼建面积达72000平方米。

来到王硇村有四大看点:第一大看点是明清时期修筑的古石楼群;第二大看点是抗日时期保存下来的红色遗址;第三大看点是深秋时节漫山遍野的红叶奇观;第四大看点是红枫山宗教文化建筑群。

红色旅游:抗战时期曾是中共沙河县委、抗日县政府、沙河县独立营、一二九师385旅13团、地下交通站、县抗日高小等抗日机关驻地。

走在王硇的大街上,许多村民大门上仍悬挂着“保卫祖国”“保卫治安”“人民功臣”“为人民立功”等荣誉牌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王硇村为部队输送了38名战士和干部,其中14人血染疆场,为国捐躯。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亲自笔为战士王忠信题写了‘为民立功’匾。”

最高古石楼,也是最晚的古石楼建筑,是唯一一座民国时期建筑,始建于民国八年,当时没有机械,全凭人力在农闲时修筑,历时十二年建成,楼高18米,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干石垒楼、白灰勾缝、红墙蓝瓦、笔直挺拔,具有独特的民居风格。

探索神秘古村落、追寻太行山的红色基因、感受“王硇村”独有的特色文化!


相关文章

王胜先进事迹展览馆

王胜先进事迹展览馆位于柳林镇百果庄园内,2016年1月建成,总建筑面积738㎡,分为年少志高、改天换地、脱贫致富、异想天开、快乐村庄、清苦人生、光辉历程、领导关怀等8个展区。展览馆以丰富的文字、图片、...

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有2处,一在郭守敬的故乡邢台,一在北京。邢台郭守敬纪念馆坐落在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内,主要建有郭守敬铜像、观星台、四个展厅、天文观测台、青少年科普活动室等设施和景点,陈列有《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

汉甘陵墓群

汉甘陵墓俗称“冢子”。汉甘陵墓群在清河县冢子村周围,原有9座冢子,并称清河九冢。现仅存位于冢子村西的一座大墓,周围8座小冢子今已遭毁坏。根据已毁坏的8座小冢子出土的玉璧、金缕玉衣片、鼎、陶器等可知,汉...

沙河九龙沟景区

九龙沟位于沙河市区西行35公里的赫山脚下,海拔643米—874米,西靠太行群峰,北依渡口川,景区占地21平方公里,是一处集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沟谷奇观为主的旅游胜地,因周匝有九条山梁,形似九条...

邢台市内丘县獐么乡黄岔村

内丘县獐么乡黄岔村位于凌霄山北坡的山坳里,是太行山红色根据地之一。因这里隐蔽性强,八路军冀西游击队总队长杨秀峰和他领导的内丘县抗日独立营、保家民团经常驻扎在黄岔村。黄岔村最早建立了交通站,为八路军传递...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

邢台县前南峪村,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敌后总校所在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陈列馆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