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河北省沙河市石门沟村
石门沟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移民建村,因村南900米山腰间有一天然石窟,洞口恰似巨大石门,石门之下是一条树荫蔽日的山沟,该村建在石门之下,溪沟之上,故取名“石门沟”。现有八十余户,二百八十余人。
村落环境:
石门沟东南与王硇村隔山相望,西与绿水池村土地相连,北与阴河沟村山水相依,地处深山凹中,四面群山环抱,沟谷纵横,梯田层层。村东为海拔916米的落凤山(亦称红枫山),村南为峭壁峥嵘的白云山,村西为连绵起伏的乜岭,村前山溪绿树成荫、溪流潺潺。
传统建筑:
石门沟村高家大院远近闻名,因是高增贵(又名高大魁)的庄园,俗称高家大院。高增魁祖上为沙河西部有名的大财主,村周山林田产百顷以上,还置有多处“外庄田”,清代至民国初期,高家在村西北山坡上建起七座一进二或一进三式大院,院院相通,一色二层楼房,四合院格局,青砖垒墙,起脊翘檐,院下挖有地道,有南北两个出口,七套院地道相互贯通,地道内宽两米左右,长达百米,弯曲多变。
高家大院对面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南屋为两层楼房,东西厢房为平房,座南面北,街门为长方形,街门两侧外墙砖壁凸起菱形纹饰,此建筑为高增贵留学德国归乡后,仿照德国庭院样式所建,因而建筑颇具欧式元素,格外引人注目。
古迹文物:
村南近千米处有白云洞,俗称佛祖洞,在青龙山山腰,洞口上圆下方,远望颇像一座巨大的石门,古时被誉为沙邑第一胜景地。明万历年间,洞内塑有菩萨像,洞外垒砌石阶,建起戏楼,遂又称之为菩萨洞,历经明、清、民国,均有重修,今洞内遗存多通明、清、民国时期石碑。白云洞西鸡冠山腰还有一洞,人称无底洞,俗语称“石门沟,无底洞,最远通到武安城”,其洞幽深莫测,是探险寻幽的好去处。
民间生活:
村内最具特色饮食是羊肉臊子红薯面饸饹。村历史上最著名人物为高守雁,少时习武,曾中武士科考试,后任宫廷侍卫,曾在庚子之乱中护卫慈禧、光绪逃往西安。村内现存民国时沙河县长张为向高守雁配偶书赠“巾帼完人”铜字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