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河北省沙河市石门沟村

东方晴4年前 (2021-11-24)美丽乡村482

石门沟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移民建村,因村南900米山腰间有一天然石窟,洞口恰似巨大石门,石门之下是一条树荫蔽日的山沟,该村建在石门之下,溪沟之上,故取名“石门沟”。现有八十余户,二百八十余人。

村落环境:

石门沟东南与王硇村隔山相望,西与绿水池村土地相连,北与阴河沟村山水相依,地处深山凹中,四面群山环抱,沟谷纵横,梯田层层。村东为海拔916米的落凤山(亦称红枫山),村南为峭壁峥嵘的白云山,村西为连绵起伏的乜岭,村前山溪绿树成荫、溪流潺潺。

传统建筑:

石门沟村高家大院远近闻名,因是高增贵(又名高大魁)的庄园,俗称高家大院。高增魁祖上为沙河西部有名的大财主,村周山林田产百顷以上,还置有多处“外庄田”,清代至民国初期,高家在村西北山坡上建起七座一进二或一进三式大院,院院相通,一色二层楼房,四合院格局,青砖垒墙,起脊翘檐,院下挖有地道,有南北两个出口,七套院地道相互贯通,地道内宽两米左右,长达百米,弯曲多变。

高家大院对面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南屋为两层楼房,东西厢房为平房,座南面北,街门为长方形,街门两侧外墙砖壁凸起菱形纹饰,此建筑为高增贵留学德国归乡后,仿照德国庭院样式所建,因而建筑颇具欧式元素,格外引人注目。

古迹文物:

村南近千米处有白云洞,俗称佛祖洞,在青龙山山腰,洞口上圆下方,远望颇像一座巨大的石门,古时被誉为沙邑第一胜景地。明万历年间,洞内塑有菩萨像,洞外垒砌石阶,建起戏楼,遂又称之为菩萨洞,历经明、清、民国,均有重修,今洞内遗存多通明、清、民国时期石碑。白云洞西鸡冠山腰还有一洞,人称无底洞,俗语称“石门沟,无底洞,最远通到武安城”,其洞幽深莫测,是探险寻幽的好去处。

民间生活:

村内最具特色饮食是羊肉臊子红薯面饸饹。村历史上最著名人物为高守雁,少时习武,曾中武士科考试,后任宫廷侍卫,曾在庚子之乱中护卫慈禧、光绪逃往西安。村内现存民国时沙河县长张为向高守雁配偶书赠“巾帼完人”铜字匾。


相关文章

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

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沙河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带,中国优质小麦主产区,主要以小麦粉、挂面加工、销售为主,公司占地360亩。公司长期致力于工业旅游发展,2020年被评为金沙河国家AAA级...

中国传统村落-河北省沙河市绿水池村

绿水池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被评为第四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被评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庄历史:绿水池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移民成村,村南有一水池,状若龙形,四...

邢台普利寺塔

普利寺塔又名万佛塔,坐落在临城县城关东北部。据重修普利寺碑文记载:“宋皇祐三年建(公元1051年),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四年重修。”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邢台市保存完整的第二古塔,省级文保单位。该...

柏人城遗址

柏人城遗址位于隆尧县城正西12公里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春秋中后期,战国至两汉达到鼎盛,唐天宝元年(742年)被洪水淹没,延...

邢台道德经幢

邢台道德经幢,位于邢台市旧城内东北部,现南长街办事处后院内。经幢高约七米,以亭覆庇,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八面棱形,分为三截。一至七面,阴刻楷书《道德经》原文及玄宗皇帝对《道德经》的逐句注释;经幢第...

邢窑遗址博物馆

邢窑遗址博物馆位于内丘县中兴北大街与胜利路交叉口西北侧,是内丘县邢白瓷文化产业园区主体建筑之一,是保护、展示邢窑遗址的专业性博物馆。博物馆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8689.3平方米,建筑面积4252.5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