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甘陵墓群
汉甘陵墓俗称“冢子”。汉甘陵墓群在清河县冢子村周围,原有9座冢子,并称清河九冢。现仅存位于冢子村西的一座大墓,周围8座小冢子今已遭毁坏。根据已毁坏的8座小冢子出土的玉璧、金缕玉衣片、鼎、陶器等可知,汉墓群丧制等级很高。据史料记载,后汉清河王刘庆(死谥孝德皇)夫妇就合葬于此地汉墓群内,其墓被称为“甘陵”。 现存大墓原高20米,底部直径100多米。1942年日军将其顶部平掉5米,在顶端平台修碉堡1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曾建立文物保护标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损坏。现经普查丈量,冢子底部直径为60米,高15米,方圆十里之内,均可看见。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表面绿苔遍布,小树、杂草丛生,沟坎甚多,狐鼠之穴不计其数。198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甘陵是清河古“八景”之一,清代文人多以“甘陵草色”为题,咏叹汉甘陵墓。杨一峰作诗“甘陵草色”:唐宫女则佐龙兴,曾营观榭望昭陵。孝王也触埋香恨,不识瑶台筑几层。程泽清诗“甘陵草色”:北郭寻芳碧草繁,千秋陵寝说邦媛。锡圭也属天潢派,埋玉仍承雨露恩。欲趁春晖迎翠辇,旋疑夕照下龙旛。垂杨应似怀炎汉,随著东风拜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