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河北省沙河市安河村

东方晴4年前 (2021-11-24)美丽乡村536

安河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被评为第四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村庄历史:

安河村历史悠久,明代之前,该地已有陈家岭、杨庄、王庄和东家洼等小村庄,后有安、李两姓从外地迁来,与原有小村庄合并,取“安居乐业”、“合心同力”之意,定村名“安合庄”,因有河沟从村中穿过,村名演变为“安河庄”,今称安河村。现有居民800余户,2900余人。

地理风貌:

安河村位于柴关乡东北部,西北群山环抱,东南丘陵连绵,御通线穿村而过,太行山高速纵贯南北,距高速出入口2.5公里。村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村西有长庚山、小寨、平硇、尖硇,村北有启明山、七顶山,北山与村庄之间为河沟,村人称之为“后桥沟”,沟内有清凉河,村东、村南为连绵广袤的梯田。安河村物产丰饶,粮食主产谷子、玉米、红薯、豆类,安河的柿子、酸枣、西瓜、甜瓜曾广受欢迎。七十年代,安河枣仁加工业务遍及6省1市60余市(县),远销全国各地。现今,村北有杨子时采摘园、村东有太行绿泽乡村公园两个现代农业开发园区。

传统建筑:

安河古村古貌保存完好,村庄格局呈太极图状,村内两座水塘分别为太极图的“阴鱼眼”与“阳鱼眼”。清朝中期至民国初年,村内陈、田、彭、杨四姓,分别在北、东、南、西聚集建房,组成后街、当街、南街、西街四条主要街道,形成今天“四大版块”式古民居建筑群,被人们称之为“四大庄园”。四个庄园建筑各具特色,陈氏庄园恢弘大气,做工考究,多为典型的四合院建筑;杨氏庄园起脊扣瓦,阁楼耳房,具有川蜀风格;彭氏庄园精美秀气,造型别致,具有西欧之风;田氏庄园高墙深宅,多为一进两套院或多套院,尽显北方粗犷豪气之风。

此外,安河村还保存有明代中叶龙王庙、清代石桥、清代茶棚、民国祠堂等建筑,村北山上有古代兵寨遗址,村西山沟内建有五座石拱桥,分属明、清、民国三个不同时期,清凉河上明代古石桥被列为沙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还保存有清代禁林告示碑。

红色文化:

安河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作为革命老区、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人刘伯承、秦基伟、陈锡联、李德生等人曾在安河驻留;八路军地方工作团在村举办过干部培训班,为抗日发展党员、培养人才;共产党北方局交通科负责人曾常住安河,确保地下交通线畅通;中共沙河县委、抗日县政府曾驻地安河,领导全县抗日工作;太行军区曾在安河设立秘密采购站,安河村兴办的“福臣永货栈”运送了大批军需物资;冀南银行曾在安河设立印币厂,印制冀南银行币;晋冀鲁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驻村年余,抢救了大批伤员,救治了不少群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安河村先后有上百人参军参战,二十余革命烈士为国捐躯。

传统文化:

安河传统文化传承兴盛,民间文艺形式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闻名周边县市,冀南吹歌、舞龙舞狮、跑驴旱船、二鬼摔跤等民俗表演颇具盛名。“抬九爷”是安河村每年农历二月二隆重举行传统民俗活动,传承已有数百年,十里八乡群众齐聚安河,民俗表演热闹非凡。九龙祭祀仪式也已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河传统技艺远近驰名,石匠、铁匠、木匠、泥瓦匠、画匠、篾匠等享誉西部山区,安河酿酒、黑药制作、鞭炮制作、手工刺绣等传统技艺在七、八十年代曾全市闻名。如今,安河仍有铁匠铺传承打铁手艺,安河酿酒厂正在建设之中,传统酿酒技术也将发扬光大。安河村特色名吃有安河羊汤、安河炒鸡块、安河拽面、安河包皮面等,盛名远播。


相关文章

汉代清阳王都

清阳是汉代清河郡国治所。清阳王都是与清河郡国同廓并存的同一城池。    据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故清河郡城在县(指宋贝州清河县)东南二十五里,汉高祖封王吸为清阳侯,食邑于...

宋贝州城遗址

宋贝州城遗址在今清河县城东、城西村周围。城为土墙夯筑,南北长1.2公里,东西长2公里,城池呈长方形,现城垣断续可见。北城角尚存500米,高处达6米;西北角尚存200米,高4米;西南城角尚存200米,高...

北省沙河市刘石岗乡渐凹村

渐凹村,隶属于河北省沙河市刘石岗乡,地处太行山腹地,平均海拔800米,毗邻329省道。地理人文风景独特。元末明初建村,迄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2015年的中国独立电影《蒲公英男孩》 取景拍摄之地。渐...

内丘县柳林镇交台社区

柳林镇交台社区位于内丘县城西13公里处,包括乔交台、王交台、李交台三个村,是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片区——扁鹊大道片区的精品工程之一,该社区三个村均荣获“2016年度河北省美丽乡村”荣誉称号。该社...

大唐帝陵

大唐帝陵位于隆尧县魏家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陵或唐祖陵。其陵、碑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现有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