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关长城
马岭关长城,位于邢台市信都区宋家庄乡明水掌村西偏北的马岭上,太行山最高处的白虎山(不老青山)与牛群垴之间,北距鹤度岭长城8.5公里。“马岭口,在府西北一百六十里,居民千家,山势险要,下有涧沟二十余丈,名曰鬼谷,相传为王诩(鬼谷子)藏修处,其南六十里为清风岭口,山势高耸,盛夏无暑气,二口皆有关墙,为明时戍守处,与黄榆关相犄角”。马岭关为太行五大雄关之一,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临深涧,中为小型盆地,平坦处可容三五百人,筑东、西二道城墙,各开一关门,南北峰巅各有烽火台,西坡有敌台,涧上有桥。沟涧之上现存单孔石拱桥为清代修建,在一块清代修桥碑上写道:“东连齐鲁,西接秦晋,别无他路可行人通往。”由此可见,马岭关有重要的地理交通位置。马岭关“旧设有东、西二门,敌楼、吊桥、官厅、营房、防守军兵”,两座烽火台分别位于北面、南面山峰上,相距约1.5公里,两座烽火台位于马岭关海拔最高处,登台瞭望,关门内外尽收眼底,发现敌情,迅速点燃烽火,及时传递情报。马岭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明代以前就筑有关隘。据《汉书》记载,韩信伐赵,沿太行山西麓北进,就曾驻军马岭关,指挥汉军作战。在关门顶上,有一通明代残碑,碑额篆书“邢州西山关隘”,碑文中有“明嘉靖……”等字,当于明嘉靖年间刻立,是修筑马岭关长城的记事碑,可见明嘉靖年间曾大规模修建马岭关长城,现存马岭关长城即是此时修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