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许家窑遗址

东方晴3年前 (2021-12-13)文化古迹323

许家窑遗址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东南1.5公里处,面积约1平方公里,时代为旧石器中期,距今约10万年,是北京人到峙峪人的过渡的桥梁。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86]59号)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国发[1996]47号)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许家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197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教授等人,在当时的山西省雁北地区进行旧石器时代的考古调查时,在阳高县药材收购站看到一块象牙化石,于是追踪、寻访方调查发现了这一部分面积相当大而内涵遗物又很丰富的古文化遗址。

1976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正式组成许家窑遗址发掘队,在贾兰坡教授带领下,进驻阳高许家窑村,正式开始发掘。从中发现的石器和动物化石其数量之多,类型之丰富是十分可观的。后在1977年和1979年对遗址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发掘。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文化遗物最为丰富的遗址,出土10余个人类化石,3万余件石制品及丰富的动物化石,是目前山西发现人类化石最多的一处遗址,也是中国发现石球最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2、许家窑遗址的命名

1976年《考古学报》第二期发表了贾兰坡、卫奇联合署名《阳高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学术文章,1979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十七卷第四期发表贾兰坡、卫奇和李超荣联合署名《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76年发掘报告》,1980年,中国科学院吴茂霖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8期发表《许家窑遗址1977出土的人类化石》等,正式把遗址命名为许家窑遗址,获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确认。在学校的历史课本里,有了许家窑遗址,获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确认。在学校的历史课本里,有了许家窑遗址这一课。做为北京猿人后裔的许家窑遗址,因此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被学术界视为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典型代表,文化遗物分别为“许家窑遗址”、“许家窑人”、“许家窑文化”和“许家窑动物群”。

许家窑文化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东亚、北亚和北美的细石器文化起源于我国华北地带。


相关文章

大同西京街绿轴景观带音乐喷泉广场

西京街绿轴景观带音乐喷泉广场位于西京街与太和路交会处西北角,属西京街绿轴景观带“新城魅力”区,音乐喷泉广场设计占地3000平方米,有各式喷头576个。喷泉由水幕电影、水雾、激光秀、音乐喷泉4部分组成,...

大同桑干湖景区

桑干湖景区以册田水库大坝为脊梁,以水库5万亩湖面为中心,以20里乌龙峡为趣韵,以南北山峦为衬托。景区南北宽3公里,东西长38公里,总面积95平方公里。水库始建于1958午3月,主要任务是为下游官厅水库...

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我国第四纪火山群之一,1929年由我国著名学者德日进和杨钟键发现,是华北平原著名的死火山群,被誉为“东亚大陆稀有的自然遗产”,集地质遗迹的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综合性为一体,有地学研究和...

大同新荣红石崖

红石崖位于采凉山南麓,花园屯乡境内,海拔1752.5米,陡然矗立的石崖一日三变,夜晚为黑色,早晨为青色,下午尤其是傍晚晚霞映照时,呈红色,故名“红石崖”。红石崖下有一明代建筑太玄观,建殿三层,蔚为壮观...

广灵汉白玉石林

汉白玉石林,位于广灵县境内六棱山主峰东侧与阳高县交界处。据测绘资料显示,石林平面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体南北长500米,东西宽100米,景观柱型群体最高约30米。据介绍,这一区域内植被良好,动物、大理石...

天镇慈云寺

坐落于天镇县城西街的慈云寺,唐时建,原名法华。寺内辽开泰八年(1019)的《无垢净光舍利塔》记曰:“巍峨突地,露盘映红日之晖;森耸凌空,宝铎摇清风之韵”,生动地描绘了辽代时该寺院修缮后的盛况。宣德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