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盘山石窟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3)文化古迹210

   盘山原名叫四里岗,距县城东南8里许。清朝乾隆年间,知县张坊等文人雅士到这里敬香踏青,见山势如龙蟠吐珠,起名盘山。

    山坳如盆,水草丰茂,并有一小泉流泻。唐时建有一寺,俗称盆儿寺,植松种槐。到明宣德二年(1427年)盆儿寺建筑仅存在石幢。是年,重建释迦殿等,敕赐显化寺。后来又凿石洞二窟,名为大小石窟。在明宏治、嘉靖、万历年间,清代的乾隆、道光年间又有维修。光绪年间增建神仙洞。至此,形成座北向南、从高向低四处院落,北院有楼一幢,神仙洞为底层,上为文殊楼;右配僧舍3小间。中院韦驮殿,面阔三间,右配方形钟楼,左下方有唐松一株,松左山脚有九仙殿一小院,院内有槐抱榆一株。下院释迦殿,面阔三间,右山岩上玉皇阁,面阔一间。左山脚师房楼,面阔一间。底院,无正殿,左首观音殿,其南为一小庙,正南开山门。整个寺院东依莲花峰,峰腰从北向南有阿育王塔一座,大石洞、小石洞二窟。大小石洞间有山峰渗出细流一脉,称一线泉。寺院占地约二万平方米,楼阁亭台,松槐榆柳、牡丹桃杏俱全,有山有水,且集释道儒于一寺。清朝以降,一直是天城官吏、文人雅士、平民百姓踏青拜佛首选寺院。尤其是每年的四月初八,周围二三十里甚至五十里的群众前来踏青还愿,民国时,天城小学校放假组织师生到此郊游“踏青”。新中国后渐渐冷落,1966年七八月间被哄抢拆殿。1996年开始筹建北院文殊楼,面阔三间二层;又建中院韦驮殿和底院观音殿,又修蓄水池等。在寺周绿化美化,植松种花种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又成为天镇城四月初八踏青郊游之地,二十一世纪初,每年还有唱戏等文艺活动,每次一日不下万人,男女老少,汽车滚滚,十分热闹。

    如果说,慈云寺以历史悠久,建筑雄伟,又有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相融合的特征,受到政府的关注成为国家保护单位;而盘山、盘山显化寺又以它的有山有水有寺庙,寺院绿化程度高,环境优美,离县城较近,受到平民百姓的钟爱,乃至演化为“四月八逛盘山”的乡俗。

    盘山石窟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大同古城

大同城筑邑历史悠久,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是京畿屏藩,军事位置十分险要,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北魏、唐、辽、金旧城基础上对其进行...

灵丘桃花山

桃花山位于灵丘县红石塄乡沙湖门一带,山下泉水奔涌,山上桃花烂漫,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桃花洞、蝙蝠洞、桃花泉等景点。桃花洞位于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该洞已有170万...

大同平城遗址

平城遗址,文献与地面遗迹难以对应,城垣四至尚未确定。据历年来的考古调查推测,平城遗址大致位于今大同市老城区、操场城至火车站一带以及御河东岸南北一线。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城,位于操场城至站东一带...

浑源汤头温泉

汤头温泉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45公里处的汤头村附近,居恒山南麓。水量充沛,四季不断,温度恒定在63゜C左右。早在1400年前汤头温泉就被用以治病。据专家勘测化验,温泉地下有死火山地热,泉水内含有镭、氡等...

大同乌龙峡

乌龙峡位于大同县鹅毛村南1公里册田水库库区下方,是由火山熔岩经河水亿年冲刷形成的一条长约10公里,宽约1公里的天然奇峡。峡内杨柳依依,绿草茵茵,溪清崖翠,石坚花异,黑色巨石星罗棋布,汩汩泉流环绕其间,...

大同南郊七峰山

七峰山位于山西大同市口泉峪南侧、市区西南26公里处。面积为6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714.1米。据《大同县志》载:“七峰,曰笔峰、太白峰、剑峰、鳌峰、白云峰、摩天峰、玉女峰。”七峰罗列,摩天最高,层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