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双成桥

东方晴3年前 (2021-12-13)文化古迹270

双成桥是清朝康熙年间,建筑在大桥村东、西二座桥的总称,座落在宣化府至大同府的官道上。这条官道明朝是北防抵御蒙古部落南下的九边重镇中大同府、宣化府运送物资、传递信息的主要通道,也是明王朝北方游牧部落开展茶马布匹等边境贸易的主要渠道之一。清朝是京城通往北方甚至是俄国的通道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两座桥,尤其西桥,由于沟道是从南山而来,沟长洪水大,多有冲毁。毁而筑,筑而再毁再筑。到道光九年(1829年)最后一次建成现在的便行桥和东桥。便行桥长17米,高9.33米,基厚8.3米,上宽6米,跨径3米。东桥长6.67米。西桥为单孔敞肩石拱桥。桥拱石碹,桥身砖砌,桥面石铺。西桥桥额有“便行桥”字样。桥面两侧有石板栏杆,石杆21对,每根上端雕一个石狮,石栏板上有雕刻花纹。现在的便行桥仅村内使用,东桥成为大(同)张(家口)公路桥涵之一。

便行桥和东桥是清道光六年(1826年)动工修建的,是水桶寺村曹弼筹措的银钱,他为县廪生,外号曹百万。修桥前,沟深坡陡,常出车祸,人畜伤亡惨痛。曹的母亲因病许愿,立誓修桥祈福。曹于是竭尽全力修桥。整整三年多,花银子一揽筐也多,修桥初,正是他四十二岁时,所以石栏杆正好21对。每个狮子,都面向桥面的中心石。这块中心石,还有个传说。桥修成铺石面设计好后,曹弼在上游不远的沟畔度量好了一块青石,和石头地的主家商量,贵贱也不卖。这年发洪水,把这家地的沟畔冲毁一大截,那块大青石也被洪水冲到便行桥口,潴留下来。曹弼用尺寸一量,正是那块青石,人们说:人不帮天帮来!桥修好后,他在大桥购置18亩耕地,盖一处土房院,专门守护双成桥。修桥补路是行善积德的善举,曹弼和他母亲受到县人旌表。


相关文章

灵丘太白巍山

太白巍山——邑中屋脊。位于灵丘县城南10公里,主峰海拔2234.6米,周长65.5公里,由中生代火山岩构成,东西走向,为灵丘群峰之首。山势巍峨,层峦叠嶂,危峰插天,西侧山颠形貌酷似一尊仰卧安详的“睡美...

大同平城帝君庙

帝君庙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帝君庙街4号,坐北朝南,东西宽36米,南北长40米,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为明代遗构,中轴线有山门、大殿、藏书楼。山门两侧有钟、鼓楼,大殿两侧为东西配殿,...

大同迎宾桥

迎宾桥因西临繁华的迎宾街而得名,东面直通五大场馆以及云冈机场,是大同进京的东出口。该桥曾于2002年重修,2012年大修,全长305米,宽近50米。...

左云保安堡

地处管家堡乡北端,西临长城,距长城约1公里。境内有汉墓群明晰可见,烽火台星罗棋布,古堡遗址尚存。堡内有创建于明代的地藏王菩萨庙,亦称南禅寺,庙内正殿有临摹《水陆镇》壁画,东西配殿绘有十殿阎罗画像;有残...

灵丘赵武灵王墓

赵武灵王墓位于灵丘县新华西街西段,,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武灵王,名雍,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战国时赵肃侯之子,赵国的第六代国君。他革新图强,实行胡服骑射,为赵国开疆拓土,使赵由弱变...

大同土林

大同土林位于大同市云州区杜庄村,乘车从市区沿同浑公路往南行驶约20多公里即到,土林与石林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风雨的塑造下,时时在发生着变化,但其整个土林的神韵依然,丝毫不影响其美感度,当地人称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