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栗毓美墓

东方晴3年前 (2021-12-13)文化古迹251

栗毓美,山西浑源县人,字含辉,又字友梅,是一位实心实力,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河南知县。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创造了以砖代埽的治黄经验,并写出专著《栗恭勤公砖坝成案》,为我国水利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栗毓美墓位于浑源县城东1.5公里处,晋赠太子太保,谥号恭勤,石兽、碑文并存,今人称“栗家坟”。栗氏佳城又名栗毓美墓,坐落在浑源城的东北隅,面对恒山,北依浑河,总面积约7740平方米。其内建筑肃穆壮观,布局严谨对称,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汉白玉石刻,更是清陵石刻中的精品和瑰宝,直受到专家的垂青。

墓整体成品字形,由陵前建筑、前院、后园、护院四部分组成。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游人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宏伟的砖券拱门楼,正中砖雕大字:栗氏佳域,苍劲有力,可惜不知出自于哪位书法家的手笔,这就是陵园的大门——南启门。门前东西两侧,矗立着两座碑亭,亭内高达5米多的汉白玉巨碑十分引人注目:碑头盖双龙帽,雕工精妙;碑基刻江海浪,随风汹涌;底座是两个,负碑卧波,昂首南天,别有情趣,其中碑座以莲花、梅花、菊花、牡丹为图案,寓意深远,耐人寻味。左碑刻神道,右碑勒圣旨,汤金钊敬书。两碑书法,笔力雄健,结体方正,而且刀工精湛,令人称奇道绝。

栗氏佳城系清道光年间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陵园,是恒山景区的一处著名景点。一九六五年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相关文章

大同平城桥

平城桥跨河桥梁总长671米,是连接大同市旧城区与御东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该桥采用稳重大气的对称结构格局,按照云冈石窟匀称优美的古建筑尺度比例,糅合历史传统造型图案符号,丰富而不繁琐,实现通行便利的...

左云保安堡

地处管家堡乡北端,西临长城,距长城约1公里。境内有汉墓群明晰可见,烽火台星罗棋布,古堡遗址尚存。堡内有创建于明代的地藏王菩萨庙,亦称南禅寺,庙内正殿有临摹《水陆镇》壁画,东西配殿绘有十殿阎罗画像;有残...

广灵圣佛寺

圣佛寺位于广灵县南14公里的圣佛林山中,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间,明嘉靖四十二年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内计有各类殿宇120余间,是广灵有历史记载规模最大的佛寺。但由于历史原因,于1967年被毁,现存寺基址...

大同南园街华严寺

南园街华严寺,俗称东关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御河西路中段西侧,坐北朝南,一进东西院落格局。东西长32.8米,南北宽50.78米,占地面积166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里碑刻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

大同沙岭墓群

沙岭墓群位于平城区水泊寺街道沙岭村东北约500米。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50米,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北魏时代墓群。墓葬发现于2005年,共发掘12座(M1-M12),砖室墓2座、土洞墓10座、出土...

大同府衙署

府衙署位于大同平城区师校街25号,现为大同一中校址。坐北朝南,东西长20.1米,南北宽103.94米,占地面积2089平方米。据《大同府志》载:“府署在城内西北隅,明洪武九年(1376)陈则创建,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