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文庙一龙壁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3)文化古迹213

大同的一龙壁共有四座,以两座为一组,分两组按八字形挺立于原明代大同县文庙的两侧。以龙壁为八字墙,这在大同市现存诸龙壁之中独此一处。从雕塑风格看,此壁应为清代遗物。

这四座一龙壁皆为单面龙壁,黄色琉璃图案镶于砖壁中央。

第一对龙壁坐北朝南,分居于庙门两边,各高为2.30米,长2米,下设壁座,中为壁身,上为屋檐式壁顶。壁身四角为边长0.55米的等边直角三角形的彩云图案。中央镶嵌着直径约1米的黄色琉璃团龙,其形态为云雾中飞腾,并有一火珠,呈飞龙戏珠状。第二对一龙壁,分别斜砌于第一对龙壁的东西两侧,长3.15米,高2.3米。建筑结构与第一对龙壁相同。这两座龙壁四角呈对称的正黄色琉璃龙直角三角形图案。图案底边均长为1.55米,另一直边长0.90米。各龙头皆锲于上而尾置下,头尾均向中心。中心团龙直径为1.44米,为淡黄色的琉璃龙。精雕细镂的龙头高昂于上,眼睛下视,似在凝望行人,呈盘龙戏珠状。

这四座一龙壁的结构与雕塑,同明代龙壁相比,显得拘谨而规则。四角出现了规整对称的图案,这也是大同明代龙壁中所没有的。龙体的雕刻与明代雕龙的粗壮有力相比,已显得消瘦,同时,神态也不如明代那样雄健苍劲。但是,龙体的细部雕饰,较之明代则更加精致而优雅,修长而苗条。特别是龙头的雕饰愈加细腻繁复,入微有致。

此外,兴国寺山门前原有两座“八”字墙式的砖镶一龙琉璃壁,均为明代所建。墙体为出檐式普通砖墙,高约3米。墙体中间为黄琉璃团龙,直径为1.5米。整个龙体粗壮有力,形态雄健苍劲,张牙舞爪,如飞腾于蓝天碧水之间。可惜现已不存。


相关文章

大同龙真民俗风情园

龙真民俗风情园位于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小南头村御河河畔,占地60亩,龙真寺建成后,为了增加旅游内容,建起了以龙真寺为主体的民俗风情园。民俗园以晋北民俗活动为主体,突出农家风情,为久居城市的游客提供回归...

大同朝阳宫

朝阳宫,位于大同市平城区朝阳寺街22号。坐西朝东,东西长24米,南北宽27米,占地面积664平方米。创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清代屡有修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

大同南郊高山堡

高山堡位于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高山村,现镇治就设在村西北处。高山曾为明代军事要冲,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曾在此置高山卫,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徙于阳和卫内,天顺六年(1462年)还治于此,筑高...

左云楞严寺

楞严寺,位于左云县城东南隅最高处,全寺五进院落,坐北向南,占地7000平方米。该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曾于正统、弘治等年间有过六次扩建和重修,至今部分建筑保存较好。楞严寺音乐是当时寺庙音乐的经典,音乐...

大同北环桥

北环桥是北部连接御东和御西的交通主干道,2016年8月通车。是大同市唯一全钢结构的桥梁,跨河桥梁总长576米,主桥为钢结构,长256米,宽48米,主拱高54.8米。该桥以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主峰———天...

阳高古城堡汉墓群

古城堡汉墓群,位于阳高县古城镇方圆面积为1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许家窑墓群、东靳家洼墓群、古城堡墓群和下娘城墓群组成,时代为汉代,1965年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65]晋文字10...